壮美广西

北海建筑里藏着的历史秘密

2022-04-13 18:55:40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北海建筑里藏着的历史秘密
本文首发于《中国—东盟博览》2022年2月刊 撰文、摄影/郑友

北海,丰富了广西的地形地貌,让山水之间拥有了海洋。然而北海不仅承载了人们对海洋的想象,也在山水之间、在历史之中熠熠生辉,更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牵挂。此行,我们走进北海,看看她不被人熟知的一面,听听那些北海才有的故事。走在路上,也仅仅是起点,从“心”出发,看学府以追寻中原汉文化的遗留、观土围城以明求、走街以拾起繁华时光的记忆……

中原汉文化的遗留

下了车,在蓝色的苍穹之下,一座八角形的七层楼阁式砖塔指引出合浦悠悠往事。

文昌塔塔高 37 米,为 7 层叠涩结构的密檐式砖塔,其造型从底层向上逐层收窄,塔顶为一红胡芦。塔每层开着东西通风门,即坤门与凤门,其余是作装饰之用的假门,塔内有阶梯盘旋而上。塔身为白色,角边和拱门边为红色,红白鲜明,既朴素又美观。登塔眺望,北海远景尽收眼底。

塔名取“南方丁火文明”之意曰文昌,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曾修葺了 5 次。有官方组织的修葺,有群众募捐修葺……回看文昌塔的历史,400 多年经历了几次倒塌、破损,如今仍屹立在我们面前,很难说是文昌塔保佑着人们,还是人们保佑着文昌塔。

北海建筑里藏着的历史秘密
文昌塔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文昌塔与人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如今的文昌塔被纳入了合浦县的汉文化休闲公园规划中。天气晴朗时,见到三三两两的人,或散步或闲坐,孩子们放着风筝,年轻人穿着汉服回味着文昌塔下的历史记忆。

而在合浦老城区、繁华的市井生活中,藏着一座曾经承载着莘莘学子理想的地方——廉州府学宫。

学宫坐北向南,为中轴线对称砖木结构的底院落式庙宇建筑。由于自然虫蛀、风吹日晒及人为等原因,原有学宫部分的建筑均已无存,仅存孔庙,也就是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东西两庑和围墙。

走进古迹,在斑驳的墙瓦中依稀可见廉州府学宫曾经的辉煌。学宫是明、清代廉州府祭祀孔子、选拨科举的场所,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具有岭南建筑风格,外墙涂朱红色浆,因此当地人也称之为“红庙”。

抬头望去,清代建筑独有的斗拱结构仍保存得比较完好,两侧的屋檐下是典型的四瓣花朵状的承力结构,都在彰显着学宫曾经在合浦的重要地位。

学宫所在的廉州镇历史悠久,唐代时期便在这里设海门镇,后改为廉州,曾为廉州合浦郡(宋)、廉州路(元)、廉州府(明清)、钦廉镇守使、广东省第八区 专员公署。

北海建筑里藏着的历史秘密
待修葺的廉州府学宫

悠久的历史使得这里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学宫便是这一底蕴的表现之一。学宫出身的科举人才众多,仅明代就有进士 15 人和众多的举人、贡生等,彰显着 合浦地区文教的发达。

“走在合浦县,说不定你脚下就是一个汉墓。”在当地有这样的一句话。合浦汉墓群已出土文物上万件,其中众多的舶来品也是合浦曾经作为中国南部海上丝绸 之路起点的重要见证。不仅仅是文昌塔、廉州府学宫,还有东坡亭、石康塔……都在共同呼唤着曾经汉文化在合浦流行的那个时代。

莘莘学子在文昌塔下许愿,在学宫中考取功名,在东坡亭里一醉方休、笑那人生沉浮……

客家人的追求

提及土围城,赣南的土围城兴许在人们的视野中占据主要位置,但在北海,也藏着别样的围屋,小巧精致却不输赣南土围屋。

向北海东北部走,弯曲的路越来越多,车辆渐渐进入了丘陵地带,北海的曲木客家土围城便建在这里。

曲木客家土围城,背山面水,由“老城”“新城”两部分构成,城内的居民均为陈氏。如今曲木客家土围城的整体保存基本完整,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林刚认为,曲木土围城是广西第二、桂南第一的一座客家土围城。

北海建筑里藏着的历史秘密
曲木土围城

据当地陈氏老人记述,客家人陈氏十五代祖陈瑞甫从福建省迁至合浦县曲樟乡 ( 当时为公馆六湖垌 ),为防御贼寇和本地异姓势力、野兽的侵扰,于是参照福建客家祖地建围楼而居的传统,于清光绪八年 (1882 年 ) 八月丰领陈氏族人修建起了“老城”。后因人口发展,“老城”已不能适应,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 年 ) 建成“新城”。

曲木土围城整体布局由两个长方形平面组合构成,属于方形客家围屋类型。土围城的四周均用夯土高墙围成,城墙主要是用黄泥、石灰、河沙、糯米和红糖按一定的比例拌和后用夹板夯筑而成。

走进土围城,“新城”前厅大门现存匾额一块,上书“待诏第”三字,意为等待官府的地方。后厅为祖公堂,现存横匾一块,上有楷书“春酒介眉”四个大字,取意《诗经》:“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房屋建制也十分讲究,方形结构的布局在风水理论上借鉴了武塔的方正结构,以化解周围山所成的杀局。而城内房屋布局“老城”为“二横二堂”,“新城”为“二横三放”,横放之间以天井相限。整体格局以祖堂为核心,向前逐步延伸,向左右对称发展。住房分主人房、长工房和丫头房,主人房又分内室和外室,各种规制不得逾越。围屋内还有水井、晒场、粮仓等。

走上土围城的城墙,不禁感慨客家人的智慧和勇气。土围城墙四周不开窗,只在墙上按不同的方位开有多处枪炮眼,城垣的四大转角处及城门上面都设有碉楼,碉楼多数都高出土围屋层。内墙半腰筑有供守卫者行走的“跑马道”,将整座城墙、四角的炮楼及各枪眼处紧密相连, 使整座城成为一个统一而严密的防御系统。同时整座城只开一个大门,大门设有板门、闸门、便门、栅栏门等三道五层式的连环防卫门,坚固牢靠,易守难攻。

“我们现在正在进一步维护土围城,并争取与后边的山连在一起做一个休闲公园。”曲木乡营下冲村支书陈崇茂笑着说道。

如今土围城已不是如临大敌般的土围城,古井和水磨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地藏了起来,原先在城墙上种下的榕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榕树百年生长的根和爬山虎占据了城墙外围。如今,曲木客家土围城兴许不再需要保护他的子孙们了,但它所承载的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永远不会变。

倾听大海的声音

北海老街兴许是很多人“惨痛”的回忆吧,人山人海的拥挤,商业化、雷同化的经营让人渐渐地失去了对它的兴趣。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之下,北海那几家难得还在坚持的老店,渐渐地与北海老街的历史呼应,让人流连忘返。

从四川路一侧进入北海老街,一家很有特色的咖啡店便映入眼帘。

北海建筑里藏着的历史秘密
北海老街

在北海老街的旅游红利期开起来的老道咖啡店从外围看与老街的其他建筑别无它样,但内饰应该是其吸引游客驻足的原因之一。一楼保留着文革时期留下的标语,二楼欧式的装修风格颇有霍格沃茨的气息,三楼独特的阳台摆着舒适的沙发,一旁的后院做成了温馨浪漫的民宿。

不过最能留住人的是它那独有的越南咖啡。从越南进口的咖啡,经过自家的烘焙,焕发出属于老道咖啡自己独特的味道,浓郁香氛。在一个午后,步入咖啡店,点上一杯,在香气中唤醒关于海边夏日的记忆,便能静享此刻的美好时光。

而离老道咖啡店不远处,已经在老街经营了 30 多年的老店“李姨虾饼店”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李姨虾饼店的虾饼一个 5 块钱人民币,墨鱼丸一串 5 块钱人民币。李姨虾饼店的菜单也就这两样,虾饼的咸香酥脆,墨鱼丸的甜香软糯,两者份量足,10 块钱人民币管饱。兴许这就是它在 30 多年中经久不衰的诀窍吧。

还有明英卷粉、有家铺子、老城糖水铺、神隐·深夜食堂等等,在老街人的味蕾记忆中沉淀出时光的美味。时光的美味背后是北海老街厚重的历史。

北海老街最为明显的是骑楼建筑文化。与其他地方一样,北海老街的骑楼临街部分可供人们躲雨避晒,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在许多骑楼的外墙上依旧可以看见清晰的“记”“庄”“楼”“商行”等曾经的店名。

北海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都是券拱结构 , 外延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和浮雕,一路看去似“空中艺术走廊”。

北海老街骑楼最精彩的部分是顶部的女儿墙。女儿墙的正中最高处雕刻着龙凤,代表着吉祥之意。上部“天目”结构的“空”和“圆”和下部的长方形构图,组成了西洋建筑里难以寻觅的特点,代表着中华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也昭示了“家与天下为一体”的古老哲学。当它在北海老街的骑楼上出现时 , 更加演变得多姿多彩,几乎难以见到相同的女儿墙。

不过北海老街不仅仅是现在的珠海路。珠海路是北海老街的主要商业街,而承担着居住功能的沙脊街则隐藏在珠海路的背后。

一条条小巷子从珠海路中穿过,不到百米就从繁华转变成了安静。走在其中,斑驳的房产碑上彰显着曾经北海老街成熟的城市观念,木结构的宜仙楼中,当年的喧闹声仿佛还在人们的耳边回响……

黄昏日落洒在不远处的海边,海岸上渔船灯火零零星星地闪烁着,老街这边霓虹灯下,虽少了几分热闹,却多了几分纯正,让人更加体会到海商历史与大河文明交汇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黄利霞)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