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中老减贫合作里的温暖故事

2021-04-24 11:46:11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东博社记者/黄昀昀)2021年4月6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减贫取得的伟大成效,也集中阐述了中国在国际减贫事业上的贡献,其中就包括在老挝、柬埔寨、缅甸3国乡村基层社区实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而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是3国里,中老减贫合作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中老减贫项目)的实施单位,在老挝万象市桑通县版索村和琅勃拉邦市象龙村开展了为期3年的减贫工作。

中老减贫项目为村民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中方又是如何推动村民脱离贫困队伍的?就这些问题,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韦克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给出了答案。

中国团队到来,示范村旧貌换新颜

从2017年到2020年,时光在版索村和象龙村两个减贫示范村里,镌刻下了发展的印记——平整的沥青道路、牢固的钢桁桥、全新的校舍和村级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皆是中老减贫项目的颗颗珍贵果实。

在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提供的相片里,一名小伙的头发和背上沾满了泥土路扬起的黄色尘土。过去,版索村村民对此习以为常。“落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 版索村副村长坎占曾这样总结泥土路给村民们带来的困扰。而如今,共计4.16公里的沥青路取代了原有土路,它们似不断延展的枝叶,为曾经黄土飞扬的两座村庄带去了清新的绿意与发展的生机。

版索村的泥土路,所到之处人都灰头土脸  图源: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

据韦克回忆,在交通问题上,除了道路,陈旧的桥梁也一度另人头疼。此前,版索村的木质旧桥横跨在河流之上,密密麻麻的木桩立于河床,支撑着桥面。这是一些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如今,它被一座中国援建的钢桁桥替代。现代化的桥墩、桁架和路面处处体现着坚固牢靠。这座桥建成以后,不仅便利了村民之间的往来,为生产区提供物资的车辆也能直接穿桥而过,告别了蹚水运输的时代。“之前,我们连做梦都不敢想有这样一天。” 坎占的感叹让韦克印象深刻。

 

版索村新桥旧桥对比照  图源: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

电力是人们生活的刚需,此前村民们的日常用电虽已得到满足,但村内没有夜间照明。中老减贫项目启动后,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在村里立了起来,不仅优化了照明条件,还“点亮”了村里的夜生活。韦克介绍,现在各种便利店、小吃店开始在夜间营业,村民会聚集在路灯下闲聊、孩子们在路上玩耍,整个村子比以前热闹许多。

总体来说,中老减贫项目团队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下了大工夫,除了上述项目,团队还建成了生产区桥涵1座、村级活动中心2座、村卫生室2个、学校宿舍4座、操场2个、厕所2个、织布展示厅2个等,实实在在地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

老挝农林部副部长坎本纳•塞亚农就曾对项目表示肯定:中国援老挝减贫示范合作项目由两国政府共同实施,给老挝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减贫模式。我们要将其作为示范工程向全国推广,使更多老挝民众受益。

当“以人为本”融入减贫工作

“人”是社会的核心要素。在减贫合作中,中方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减贫理念,这不仅体现在建设项目的选择上,还体现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韦克表示,“缺什么补什么”是减贫团队规划项目的原则。而“缺什么”,由村民们说了算。在进行项目可行性调研时,团队组织村民用投票选出了他们认为最迫切的需求——解决饮用水入户难题。“象龙村有172户814人,世世代代生活用水都靠收集雨水,或从流经村旁的南康河挑水饮用。南康河河床深,旱季提水困难,并且经当地部门检测,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韦克说,这是该示范村用水的痛点。

但投票过程中,村内道路、活动中心、卫生室、太阳能路灯等项目的得票率也很高,在援助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多地兼顾更多需求呢?减贫团队决定想办法压缩引水入户工程的建设成本。

据韦克介绍,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减贫团队以自愿为原则,组织当地群众投工投劳,从5公里外为象龙村引来了符合当地饮用标准的山泉水,并将水管接到了每家每户。“他们参与建设的热情高涨,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在为自己劳动。”韦克说,通过村民齐心协力地努力,饮水入户工程造价从最初预算的200万元人民币降低到67万元人民币。

象龙村村民投工投劳参与饮水工程建设  图源: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

水管不仅为村民输送来饮用水,还将老挝重大传统节日——泼水节带到了村民家门口。韦克说:“过去村内没有干净的水源,村民要前往琅勃拉邦市过泼水节。而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泼水祈福的愿望。”

而对于两个示范村的农业发展状况,韦克称:“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他介绍,老挝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技术与资金支持,没有灌溉设备或设备简陋,收成主要靠“天意”。 

象龙村织布示范户在活动中心展示厅合影  图源: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

韦克称,为解决这一问题,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后,中方援助着力推进农户生计项目发展,在现有产业结构基础上,增加对中低收入农户的产业投入。目前,象龙村已按计划发展织布、养牛、养鸡、大棚蔬菜、露天蔬菜种植等项目。以蔬菜种植示范户为例,每户每年可增收1万元人民币以上。

期待在减贫路上再次相遇

3年间,中老减贫项目借鉴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群众参与为基础的“整村推进”减贫经验,对示范村开展了5个方面的帮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农户生计改善、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等。在同一标准下,示范村贫困发生率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最初的52%下降到项目终期评估时的25%。

202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第23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方愿实施“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二期”项目,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此前,中方团队在减贫合作中融入许多广西扶贫经验,但项目基础条件薄弱,项目期仅有3年,加上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客观原因,部分项目设计和理念的减贫效果还需要一定时间来展现。因此,韦克表示:“我们也希望并积极争取参与二期项目建设,在中老减贫示范合作项目经验的基础上,为东盟国家减贫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中方和老方专家在指导象龙村农户露天种植黄瓜  图源: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

韦克认为,广西还有“升级”版的扶贫经验可以帮助老挝贫困农村发展添后劲。在农村发展方面,他提议进一步引入中老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参与项目活动,形成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升级提供支撑,促进乡村发展提质增效。在农业发展方面,他提出可提升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化程度,提高统一标准,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提农产品附加值;还可适当配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随着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相信,中老两国间的减贫合作故事一定还会延续。

 

编辑:黄昀昀

审定:唐燕

 

(责任编辑:huangyy)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