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新闻

加强对异族文化认识 超过七成学校设华语马来语会话课

2017-08-15 09:49:36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20170815094949349.png

德乐小学除了聘外来导师为学生上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也安排了一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歌谣、手工及游戏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异族文化,强化学习效果。(叶振忠摄)

从2013年起,当局放宽供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的资助。教育部透露,过去五年,每年平均有2万3000名学生上马来语会话课,9000名学生上华语会话课。 

教育部于2013年放宽供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的资助后,学校便以更多元化的活动辅助会话课教学,提高学习兴趣,也加强学生对异族文化的认识。

当局自2005年开始鼓励中小学和初级学院办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Conversational Chinese and Malay programme,简称CCM),旨在培养学生对异族语言的口语能力。

教育部受询时透露,目前有超过七成的学校开办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而过去五年,每年平均有2万3000名学生上马来语会话课,9000名学生上华语会话课。

校方决定上课时间与形式

两种语言的会话课都根据中小学和初级学院分为入门、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并有相应的教材课本。由于会话课不是考试或强制性科目,因此上课时间与形式由校方决定。

据知,各校会话课的上课天数与时长不一,有些融入课表,有些则安排在放学后。

师资方面,许多学校会聘请合格的校外导师授课,有些则由校内教师进行,有些小学还会跟附近的中学合作,让中学生到小学当“小导师”。

自推行会话课以来,对外聘导师的学校都可向教育部申请资助,款额以学生人数计算。

从2013年起,教育部放宽了资金用途,学校除了可用来聘导师,也可用于举办与文化相关的学习之旅等活动。教育部说,这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口语以外,也提升他们对其他族群文化的了解与欣赏水平”。

之后,更多学校便为会话课注入了文化元素。

自2008年开始为每届中一学生办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的华义中学今年动用了额外资金,为原本10堂各两小时的课程添加一场“文化嘉年华”。

外聘导师会在校内设置摊位,让学生体验踢毽子、写书法及玩马来拼字游戏(Sahibba)等与华族和马来族文化有关的活动。

负责策划该校会话课的教师法拉(29岁)受访时指出,学校希望通过嘉年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年是新尝试,学生的反馈很不错。我们将来会考虑为学生安排文化学习之旅,进一步丰富会话课的内容。”

她也提到,华义中学多年来坚持开办会话课,是因为校方意识到其中益处,如学生做义工时能更容易与年长者沟通等。

德乐小学也同样在2008年开办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最初只让母语水平较好的小四和小五学生选读,在2011年扩大至全年级。

为让学生应用新学用语,校方原本安排上完五堂课后,带学生到附近熟食中心与摊贩交流。可是当所有小四和小五学生都上会话课时,带大批学生到熟食中心就成了问题。

教育部当时正好放宽资助,因此学校便让外聘导师也安排一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歌谣、手工及游戏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异族文化,强化学习效果。

该校母语部主任陆惠芳(51岁)说,学校愿意“牺牲课时”办会话课,除了因为马来语和华语分别在本区域和中港台受用,也有助促进社会凝聚力。

“记得以前在甘榜内,华人和马来人会以对方的基本语言沟通,感觉非常亲切,大家的关系也很融洽。”

德乐小学小四学生诺拉扎哈(10岁)告诉记者,他通过会话课学会了打招呼和问路等基本华语用语,而他希望学会如何以华语慰问有亲人过世的朋友。

“我期待明年继续上会话课,将来毕业后也会尽量尝试学习华语以及了解华族文化。”

(责任编辑:zhaoqi)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