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新闻

马来西亚原装榴莲“首秀”广西南宁

2017-11-06 10:25:51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11月3日至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马来西亚农业及农基工业部在南宁指导举办2017马来西亚(南宁)榴莲节。该榴莲节是中马两国自1974年建交以来马来西亚政府部门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以榴莲为主题的农产品推介活动,被列入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

榴莲首秀:经贸合作领域广

榴莲独特的气味弥漫在榴莲节场地上空,各个展位上堆满了展品,人们正满怀惊喜地参观、品尝。

“这就是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品质很好!隔很远也能闻到它的香气。”马来西亚榴莲商周励正热情地向客人们介绍商品。他的展位前,挤满了闻香而来的市民和企业家。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多次与马来西亚进行贸易合作,已对马来西亚榴莲非常熟悉。该集团总裁高新说:“马来西亚大部分果农通常不会直接在树上摘榴莲,而是等榴莲成熟后自然掉落,这样可以保证出售的榴莲都是熟透的,果肉鲜美,香气扑鼻!”

马来西亚盛产榴莲、菠萝蜜等热带水果,与我国水果品种优势互补,中马两国水果贸易商机巨大。马来西亚在推动榴莲等热带水果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将广西视为重要舞台,选定在南宁举办榴莲节。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建南向通道的重要节点,正借助自身“三大定位”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等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重发展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努力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什么选择南宁作为榴莲节的第一个展出地?马来西亚农业与农基工业部部长阿末·沙贝利说:从地理位置来看,广西是中国内地距离马来西亚最近的省份,我们与广西有一种特殊的密切关系。“我们双方的友好往来是中马两国友谊长存的基石。事实上,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关系日益密切。我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巩固马中关系,这将使我们的人民更加富足,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表示,马来西亚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在中国举办榴莲节推介活动,这尚属首次。希望双方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快建立农业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广西作为东盟水果集散中心的优势,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企业相互合作,推动马来西亚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据广西商务厅厅长蒋连生介绍,马来西亚是广西在东盟国家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地。截至2017年9月,广西在马来西亚投资企业29个,协议投资总额15.5亿美元;广西企业与马来西亚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15份,合同额1.1亿美元。马来西亚在广西投资逐渐增多,截至2017年9月,马来西亚在广西新设项目139个,合同利用外资额为6.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99亿美元。2017年1至9月,广西与马来西亚进出口贸易额约34.3亿元,同比增长60.9%。

这次有40多家马来西亚企业参与榴莲节活动,推广200多种水果副产品,如榴莲饼干、榴莲咖啡和榴莲薯片等。广西则有约60家企业和商协会参加此次榴莲节,就农产品贸易主题进行交流洽谈,双方行业协会之间还签订合作协议。

“榴莲节上,还有马来西亚民族舞蹈表演、互动游戏等,十分热闹。”马来西亚耀杰集团中国区商业策划负责人谢家源看到火爆的场面,激动不已。“我们就是要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让中国消费者认识和了解马来西亚水果,让两国企业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带动我们两国更多的贸易往来。”

据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检处介绍,根据国家检验检疫法律规定,马来西亚冷冻带壳榴莲、菠萝蜜未获得我国检疫准入,不能出口中国。此次榴莲节,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未获得检疫准入的冷冻带壳榴莲、菠萝蜜等参展水果特事特办,推动该批马来西亚冷冻带壳榴莲、菠萝蜜首次在我国亮相。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阿兹米说:“中国只允许从马来西亚进口冷冻榴莲果肉和果泥,因此,一些中国消费者为了能够品尝到新鲜的马来西亚榴莲,甚至专门去马来西亚。目前,马中两国有关部门正就从马来西亚进口冷冻带壳榴莲事宜开展检疫准入谈判。在获得中国质检总局批准后,预计中国将成为马来西亚冷冻带壳榴莲的最大出口市场。”

谈及未来中马两国的经贸合作,阿兹米说:“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马来西亚更加愿意与中国进行贸易,马中两国在经贸领域一定有更加广泛的合作!”

两国双园:齐头并进势正雄

榴莲节开幕的前一天,沙贝利一行赴广西钦州市参观考察,并在中马钦州产业园正式启用燕窝加工贸易基地,近50家马来西亚企业和商协会随行,考察投资环境,商谈合作项目,以贸易促进投资,推动双方多领域经贸合作。

中马两国是隔海相望的近邻,更是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好朋友、好伙伴。两国的密切合作不止在农产品贸易,在国际产能合作领域,中马钦州产业园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开创了两国在对方国家互设产业园区的先河,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是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重要探索。

走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在园区智慧物联产业园施工现场,塔吊来来往往地运送建筑材料,一栋栋建筑正拔地而起;在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着对基地进行内部装修和生产线安装,这个中国首个集进口、检测、加工、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燕窝产业聚集社区即将投入使用……在绿意盎然的热带植物掩映下,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产业园区正在崛起。

作为“零起步、高起点、快发展”的产业新城,截至今年9月,中马钦州产业园共引进产业项目90多个,总投资约400亿元,预计达产后总产值将超1000亿元,实现税收将超60亿元。目前,中马粮油、慧宝源医药、天昊生物科技、鑫德利光电科技等项目已经投产,燕窝加工贸易基地、保利协鑫分布式能源项目、弘信创业工场项目、凯利SEIKI智能显示终端等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

在马来西亚彭亨州,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发展亦如火如荼。截至今年9月,马中关丹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二期配套基础设施已经完成,计划于2019年底建成。目前,马中关丹产业园已签订包括现代化全流程综合性钢铁厂、大型轮胎生产基地、石油化工项目、氮磷钾复合肥、铝型材料加工、日用及工业陶瓷在内的10个入园项目,总投资245亿元人民币。

在“两国双园”合作框架下,双方积极推进政策创新,努力开展联合招商,大胆探索国际产能合作和跨国金融服务新模式。目前,中马双方已建立了部长级的“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和司局级协调机制,“两国双园”在合作机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和分享先进经验,初步实现了互利共惠。

“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互补性,一方面在于中国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盟国家急需寻找货物的出口基地和市场。”中马钦州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朴表示,依托于中马两国以及中国与东盟广阔的合作前景,中马钦州产业园在产业构建上有别于过去的以“引进来”为主的园区,而是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构建跨国的产业链和服务链,努力建成具有自由贸易功能的新一代产业园区,在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产业合作新高地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南向通道:连接东盟更便利

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中,中马贸易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2015年以前,马来西亚连续8年成为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一直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2016年越南超越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但马来西亚仍是中国在该地区最大进口来源国。

“中马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两国政府的共同推动,得益于两国商界的积极参与,也得益于双方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那就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这样说。

马来西亚在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收获颇丰,参展参会规模、贸易成交额在东盟国家中居于前列。如今,马来西亚的燕窝、白咖啡等许多商品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享誉度极高的品牌。许多马来西亚企业,已把东博会作为拓展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

随着东博会逐渐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有效载体,近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彼此商品需求量逐年攀升,双方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为2.98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9%,占我国同期贸易总额的12.3%。其中,广西对东盟国家进出口1835.4亿元,增长1.6%,占同期广西外贸总值的57.9%。

在此形势下,中国与东盟积极开展“南向通道”建设。今年9月28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海铁联运常态化班列(北部湾港-重庆)首发仪式在广西钦州港东站举行。

“广西正在与东盟国家共建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依托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等多式联运,发展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交易市场,促进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合作,共同提高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南果北运、北果南运,构建中国—东盟农产品南北对流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在榴莲节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说。

南向通道是中国西部相关省区市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通过区域联动、国际合作共同打造的南北纵向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让“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形成完整的环线。“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将借由这条大动脉,与中国实现产能、市场等要素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张晓钦表示,南向通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重庆经长江航运出海是2400公里,运输时间超过14天,如果重庆经铁路到广西北部湾港约是1450公里,运距缩短950公里,运输时间只有2天,大大节约了运输距离和时间成本。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南向通道建设将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的完善,让区域内的经贸往来更上层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刘华新 庞革平 刘佳华


(责任编辑:leiyl)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