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位于云贵两省交界处,横跨尼珠河大峡谷的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合龙。
因其高难度的建造系数,还引起了英国媒体的集体膜拜。2018年,北盘江大桥再传喜讯,斩获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诺贝尔奖”——古斯塔夫斯(Gustav Lindenthal)金奖!作为世界第一高、第二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北盘江大桥拉索体系的选择至关重要,而它所使用的,正是由柳州制造的优质钢绞线拉索!
“柳州力量”拉起世界第一高桥,柳州牛的却不止是制造业!多年来,柳州三大支柱产业——汽车、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惊艳动作一个接一个!
在《中国国家地理》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位于中国广西中北部的柳州,从西汉建城算起,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历史的洪流,给这里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但崛起的新城一直在不断往前。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内开始木炭动力汽车试验的时候,柳州就研制出了广西第一辆木炭车,在60年代全国出现第二次“汽车热”时,柳州又生产出了广西第一辆现代意义上的汽车——“柳江”牌汽车。如今,柳州已经成为全国汽车产量第三的城市,汽车产业链堪称柳州的生命线。
1937年,柳州机械厂就成功制造出广西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一架单座驱逐战斗机,由于飞机是该厂一位曾经在美国飞机制造公司工作过的工程师朱荣章牵头研制的,所以被称为“朱荣章号”,后来还曾参与对日作战。
短短几十年间,在西南工业基础欠发达地区神奇地崛起了一座工业城。
上世纪80年代,柳州人生活中所用的工业产品几乎全是本地造,21世纪初,这里又跟上产业转型的步伐,成了中国全国市区人均生产汽车最多的城市、中国国内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重汽等四大整车生产企业的“汽车城”,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诸城中,柳州这个奇迹般崛起的工业传奇备受瞩目。
2017年,柳州全市汽车行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50.3亿元,汽车产销222.9万辆和216.7万辆。汽车行业稳健爬坡,再续“车市神话”;
2017年,柳州全市机械行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63亿元,增长20%,累计增速均达两位数;
转炉厂生产现场
2017年,在钢铁行业形势最为严峻的“10年寒冬”中,柳钢钢产量突破1200万吨,钢铁行业高位运行,一扫行业“严寒”氛围......
2017年,柳州市汽车、钢铁、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强劲发力,2017年带动柳州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柳州用了14年时间;从1000亿元到5000亿元,用了11年。
如今,打造万亿工业强市,柳州再次发力,正式吹响号角!
2018年4月15日上午,柳州市市委常委会,审议的《中共柳州市委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建设现代中国制造城 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决定》《柳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建设现代中国制造城 打造万亿工业强市行动计划》给柳州定下了大志向,要将柳州打造成为引领广西工业发展的万亿工业强市!
柳州,中国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你以为这里废气弥漫,尽是钢铁水泥,但今日的柳州却能颠覆你对工业之城的所有印象。
柳州即将成为一座“全球最美的工业设计城”——2018年4月9日,柳州市政府与洛可可集团、绿地集团举行座谈会,并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柳州市准备依托北部生态新区湿地公园打造一座工业设计城。在未来,柳州人们将可以在湿地公园里上班了!
2018年6月29-3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中国—东盟博览》杂志社、洛可可设计集团、洛客共享设计平台、广西慧客联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即将在柳州举行,这个中国和东盟区域间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创新设计盛会,将为柳州贴上一个全新的标签。
工业、设计、旅游之城,三个的名词看起来似乎无法共融,但对柳州来说却是个例外。从“酸雨之都”到“宜居城市”,再到“工业设计之都”,柳州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嬗变......
今天,柳州正式向您发出邀请:无论你是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州,乃至全国各省各地、世界各地……
我们将一起,在6月29-30日的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中触摸未来......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