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新闻

打造边境地区文化睦邻的“防城港模式”

2018-08-01 09:33:30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中午12时,忙碌了一上午的里火口岸闭市,迎来了1小时的休息时间。

防城区那良镇边民陈立英从事中越边境贸易多年。过去,午间闭市的去处问题一直是他和不少边贸生意人的“心病”,因为无所事事、无处可去。2016年9月,政府斥资30万元建立的国门文化驿站投入使用,不仅让从事边贸生意的务工人员和板车工人有了休息之地,还有了文化活动场所,陈立英的“心病”药到病除。

防城区文体局副局长叶次英介绍,国门文化驿站有三层,一层为读书阅览室,提供书籍、报刊和杂志,二层为多功能活动室和乒乓球室,三层为电影、电视放映室和棋牌室。这两年,每天都有40~50人到这里看书、娱乐休闲。

国门文化驿站的投入使用,只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的一个缩影。

作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近年来,我市在按照示范区创建要求稳步推进的同时,从解决作为边境地区的公共文化突出问题出发,聚焦边境文化建设,以我市与东盟地区地缘优势、海缘特色、文缘潜力、人缘联系、城缘往来“五缘”特点,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制度化“五化”提升,开展“1+3+N” 政策设计,针对“文化睦邻”等5个专题展开制度设计并形成转化成果。同时,我市还在边境地区文化睦邻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文化传承保护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沿边,不仅是我市的优势,也是我市打造公共服务文化的一张好牌。近年,我市依托地缘优势,升级改造“国门文化大院”、国门务工人员文化驿站、国门书店等公共文化设施,打造沿边“文化睦邻”示范带,丰富文化服务内容,推进文化服务固边睦邻。

说到这,不得不提起“国门文化大院”,它是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活动的亮点工程。近年来,我市在边境线0~20公里以内以行政村为单位,分一、二、三类不同标准建设“国门文化大院”,并在0~3公里以内的15个行政村,按照“一院十有”一类标准实施:即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有一个文化综合楼、一个舞台、一个书屋、一个篮球场、一个宣传长廊、一套10件以上健身设施、一批数字化服务设备、一名文化专管员、一支国门文艺队、一支体育队。每到节假日,边境群众利用文化大院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吸引越南边民也纷纷前来参加助兴,好不热闹。同时,我市还依托数字化推进边境公共文化建设,比如在东兴口岸出入境通道设置了LED显示屏,通过熟悉的语言、易于理解图文形式,向中越两国群众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梦等核心思想。

我市地处中越边境,两国边民世代交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为促进边境地区群众文缘相通,我市倾力打造边境非遗保护示范带,以京族哈节等13个非遗保护传承基地为支撑,实施非遗项目培训、实物展览、活态展示等非遗传承工作,展示边境地区文化建设。比如东兴氵万尾以国家级名录京族哈节、独弦琴艺术为核心,展示自治区级名录京族鱼露、京族服饰制作技艺、京族民歌等;防城区那良镇高林村以自治区级名录瑶族阿宝节、瑶族服饰、防城采茶戏为核心,展示壮族歌圩、砧板陀螺等。据了解,目前我市共建成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平台27个,其中9个为自治区级平台。

记者了解到,非遗保护示范带的建设,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开发利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京族鱼露制作为例。东兴市江平镇山心村京族鱼露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尚文,制作鱼露销往港口和钦州,产品供不应求,每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并带动了其他村民从事鱼露生产,现全村已发展到6户。

我市不仅沿边还沿海,全市90多万常住人口超过50%分布在沿海地区。对此,我市积极搭建海上“渔家书屋”和海上流动图书室,打造临海“文化惠民”示范带,以“服务渔民、服务移民、服务企业”为内容,推进文化服务全覆盖。一方面,在港口区打造红沙湾海产养殖海上“渔家书屋”,企沙渔港“渔家书屋”;另一方面,打造“文缘号”特色品牌海上流动图书船,扩大公共文化辐射范围。据了解,我市现有3个“文缘号”海上流动图书室,每个图书室有文学、科普、养殖、海洋文化、儿童画等书籍,船上图书全部免费借阅。每到休渔期和渔船作业空闲期间,都是海上流动图书室最兴盛的时期,年服务人数达1万人次,极大方便了渔船民在休渔期间或工作之余阅读和充电。

此外,我市还打造了山区“文化扶贫”示范带,建设“十万山文化家园”,培育一批文化示范户和壮(瑶)文化志愿服务队,推进文化服务精准帮扶。

据了解,我市这个文化睦邻的“防城港模式”获得了国家认可,在创建中期评估时被评为优秀指标。去年9月,文化部工作简报刊发了我市“国门文化大院”建设经验。今年6月14日,自治区文化厅在我市召开广西边境市、县(市、区)“文化睦邻”示范带建设现场会,推广我市“国门文化大院”建设经验。

(记者: 山)


(责任编辑:chengyr)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