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新闻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018-08-03 10:46:08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市博物馆(北部湾海洋文化博物馆)总会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参观神奇斑斓的海洋生态、璀璨多姿的海洋文化、悠久丰厚的防城港历史与民俗、边风·海俗·山韵——防城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展区及馆藏文物,了解到我市海洋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农耕文明向海洋文明发展的经历。如今,市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防城港及防城港文化的重要窗口,这是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带给市民带来的好处。

从2015年开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我市立足“海、边、山、民”特色文化资源,发挥我市与东盟各国“地缘优势、海缘特色、文缘潜力、人缘联系、城缘往来”五缘优势,探索了“依托地缘优势,打造国门文化品牌;结合海缘特色,延伸文化服务环节;深挖文缘潜力,丰富文化服务内容;借助人缘联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密切城缘往来,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五项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利国惠民、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发展之路,并在创建过程中取得了众多成果,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多项公共文化建设指标均位居广西前列。我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先后投入10多亿元,建成市科技图书馆、市群艺馆(文化艺术中心)、市博物馆、市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建了市非遗展示馆、市数字文化馆、市美术馆等市级文化场馆和港口区图书馆、7个街道文化站、7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市行政中心形成以四大场馆、北部湾文化公园为文化地标的“城市会客厅”。完成10个市、县图书馆、文化馆评估定级,5个文化馆中评为一级馆1个、二级馆2个、三级馆2个,5个图书馆中评为三级馆4个、达到三级馆建设标准1个。全市3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80%以上达到等级站标准。建成26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81%。建成300个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到100%,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约6万平方米,每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约67平方米。

特色文化活动影响广泛。在创建过程中,我市成功举办了京族哈节、国际海上龙舟节、金花茶节、壮族“三月三”嘉年华活动、中越元宵足球友谊赛等大型特色文体活动并连续举办多届;2017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东盟防城港马拉松,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1万多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赛事开创国内“五个第一”,并荣获“最美赛道特色赛事”和“ 铜牌赛事”两项国家级奖项;先后承办文化部和中央文明办“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魅力北部湾”等系列重大文化活动。现在这些活动已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节庆活动。为满足群众高层次、专业化的文化需求,市文化艺术中心每年都引进了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等多场精品文艺演出。同时,市内艺术团体也走出国门,先后赴泰国、越南、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交流演出,大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全市文化设施实现WIFI全覆盖。为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我市投入近900万元,建成“防城港文化云”数字化服务平台和数字文化馆。“防城港文化云”是广西地级市中首个标准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深化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源头”“节点”“终端”建设,实现电脑、手机、电视“三屏合一”, 以集文化资讯、数字场馆、活动预约、场馆预订、空间展示、社团风采、竞赛活动、文艺培训等为一体,整合市图书馆、文化馆等特色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订单”“点单”文化服务。

市民群众可以通过平台实现文化活动预约报名、文化场馆预定使用等。该平台将以往的单向式供给转变为双向式需求互动,将文化产品和服务直接呈现在需求方眼前,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跨界融合和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创新。

同时,我市还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为主架构,实施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为全市23个乡镇文化站、174个行政村(社区)、40个边防警务室配备了公共文化服务一体机、平板电脑等数字文化设备。市县乡村文化设施实现WIFI全覆盖,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取得新突破。

(记者:韦精秀)


(责任编辑:chengyr)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