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首提向海经济,北部湾经济区打造蓝色引擎

2017-07-14 15:25:03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在沿海地区要想富也要先建港。”2017年4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西北海考察时如是表示。

梦好起宏图,行稳步更远。习近平主席的这一指示不仅突出了广西北部湾港的向海优势,同时更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广西全区写好海丝这篇大文章明确了方向。

广西北部湾港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东临粤港澳,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中国对接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上门户,地理和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在此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渐入佳境,北部湾经济区也以北部湾港为依托,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港口群、临港产业经济带、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等多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向海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20170714152647109.jpg

面朝大海,打造蓝色引擎

为何要发展向海经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看来,向海经济意味着沿海区域要面向海洋发展,重视海洋资源的利用,要向海洋要资源、要财富。要依托港口群构建“大进大出”的临港产业集群,比如发展大型海洋装备、深海生物技术转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海洋经济,都是探索向海经济的有效形式。

以海洋资源利用、保护为例,向海经济既强调要开发好海洋资源,同时更要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建设蓝色生态屏障,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体系,全面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临港工业需要特别注重生态的保护,开发与保护并举。因而,有必要探索更科学、更生态化的发展模式。”陈耀说。

而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拥有近1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蓝图中,对于广西打造向海经济有着区位、政策、历史等多方面的优势。

因此,随着“一带一路”的风生水起,北部湾经济区依托港口和产业这两大“轮子”,打造一条有广西特色的向海经济发展之路,不仅是北部湾经济区实现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新要求,同时也是顺应“一带一路”发展的必然趋势,意义非凡。

港口内外兼修,畅通向海之路

“向海经济”虽然是个新词汇,但从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路径来看,不难发现其轨迹。其中,通过广西北部湾港的内联外通,促进经济区与东盟国家的海上互联互通便是其中一环。

广西北部湾港由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三大天然良港组成,具有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群形成的规模优势,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广西北部湾港先后建成防城港20万吨级码头及进港航道、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北海铁山港1-4号泊位等一批标志性工程,以及根据《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积极打造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使港口基础设施和吞吐能力都迈上了新台阶。截至目前,广西北部湾港已经建成生产性泊位25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2016年,在航运业持续低迷、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增速趋缓的情况下,广西北部湾港吞吐量稳步增长,三港区累计完成吞吐量1.396亿吨,同比增长9.02%。

而在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广西北部湾港也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特别是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2017年2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继2014年入股马来西亚关丹港之后,又投资建设文莱摩拉港,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东盟港口与北部湾港的互联互通;不仅如此,当前广西北部湾港还积极推动并参与“渝桂新”南向通道建设,使其形成一条连接东南亚、经广西至重庆到欧洲的亚欧海陆相连新通道,拓展向海经济之路。

截至目前,广西北部湾港与东盟国家的47个港口建立海上运输往来,并开通内外贸航线44条,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基本实现了东南亚、东北亚地区主要港口的全覆盖。如今,在广阔的北部湾海面上,满载集装箱的巨轮南来北往地穿梭在广西北部湾港与东盟各国港口间,北部湾经济区向海经济的支撑力也越来越强。

产业优化升级,积蓄向海动能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从10年前基本没有重大项目落户的‘产业荒漠’成长为该地区重要的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以石化、电子信息、冶金新材料、粮油食品、造纸、海洋等为主导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魏然说,“向海经济”正在中国西部沿海逐渐发展壮大。

这一变化,源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临港产业、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现实需要,也源于“一带一路”建设给北部湾经济区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临港布局产业的好处在于,通过缩短运输路线和形成规模上的‘大进大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而广西的区位优势又利于货物快速疏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陈万灵表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得中国的临港工业产品、海洋装备制造,可以通过北部湾经济区更便捷地走向“一带一路”国家。

因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通过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远洋捕捞业等现代海洋产业推动中国与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也就成为广西打造区域蓝色引擎的重要路径,以及北部湾经济区打造向海经济的极佳选择。

而在这方面,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已有所探索。其中,北海近年来陆续引进了斯道拉恩索北海林纸一体化项目、中石化炼化项目等大项目,建立起了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千亿元产业。钦州成功引进建设了中石油、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国投钦州发电、中船大型修造船基地等大型临港产业项目,形成了石化、装备制造和能源等百亿元产业的大工业框架。防城港则有中广核的核电项目和引进武钢千亿吨规模的钢铁项目等。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北部湾经济区打造向海经济的力度与厚度,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产业处负责人介绍,北部湾经济区还将按照经济区六市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打造八大产业集群,即电子信息和冶金精深加工等2个三千亿元产业,石化、粮油和食品加工等2个两千亿元产业,装备制造、能源、生物医药和健康、轻工等4个千亿元产业集群。通过这些规划,及产融对接的资金杠杆撬动,将促进六市产业差异化发展,进而带动区域产业整体提高,将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国际产能合作枢纽港,为向海经济加足马力。

2015年3月,国家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视察广西时又强调要发展“向海经济”,释放“海”的潜力。因而,在诸多有利条件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北部湾经济区打造向海经济的路径将清晰、宽广。

  (本刊记者 / 陈丽冰)

(责任编辑:chenhui)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