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一带”古方豆豉 “一路”非遗新味

2018-02-28 16:42:56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20180228172205718.jpg

200多年前,产自中国广西贺州黄姚的杨晋记豆豉作为地方特产,畅销两广。打响品牌后,它不仅北上进京成为朝廷贡品,也南下由广州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一方“杨晋记”的豆豉拓印,一门传统的加工技艺,一传就是7 代人。

200多年后的今天,杨晋记豆豉加工技艺作为黄姚豆豉的代表,已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也是世界长寿市——贺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尽管杨晋记做的还是老味道,由“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起来的东南亚市场却焕发起新的商机和活力。非遗古法技艺制作的豆豉是商品也是文化,摆在杨晋记第8 代传人面前的考验,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还有开拓市场的创新。

20180228172255681.jpg

非遗古方探路市场新机

“黄姚豆豉竟然还在!就是这个味道,我可算是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劳老先生拈起两粒杨晋记豆豉放入舌尖,轻含一阵,一股淡淡的豉酱香由味蕾沁入鼻腔,瞬间唤起了他童年的记忆,令他倍感惊喜。豆豉味微苦,嚼之即化,只留豉香浓郁,也留住了劳老先生的乡愁。80 多岁的劳老先生是一名常年定居马来西亚的华侨,2016 年专程飞回故乡中国黄姚,只为尝一尝这个用传统非遗技艺加工而成的杨晋记豆豉。

上品黑豆经水火蒸煮,再以古法技艺自然发酵,使之长出雪花样的有益霉菌,用古井清泉将这些有益霉菌洗掉,便得到了豆豉的半成品。半成品经过二次发酵,在阳光下自然晾晒,过风后就成了淡豆豉。整个加工过程零添加,也不接触任何现代化工业塑料物品,所有生产工具非竹即木。这样浑然天成的豆豉,劳老先生一下子就订购了十几斤,家居佐餐用以调味,足够吃一年。

劳老先生起意寻回这一味乡愁,只因一次他在电视节目纪录片中看到杨晋记豆豉的亮相。

近几年来,杨晋记豆豉获评非遗技艺产品荣誉后,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走出黄姚亮相的机会多了起来,大大小小的商贸、文化展会,电视台等媒介的宣传,为其赢得不少顾客和口碑。2017 年,杨晋记豆豉走上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这也是自20 世纪中后期由于社会环境变化而暌违东南亚多年后,杨晋记离这片老一辈人开拓过的市场最近距离的两次接触。

“几代传承,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

、现在面对的市场却是新的,一些符合现代化食品生产管需求的理念我们还是要有,以及时下多元化的营销渠道也要尝试打开。”杨晋记豆豉有限公司市场主管徐向前这样告诉本刊记者。要想重新活跃在东南亚市场,他认为杨晋记现阶段还在“打基础”,但优势已很明显,他说:“东盟国家的饮食习惯和我们很接近,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非遗技艺产品,我们的豆豉如今‘走出去’也更有文化自信。”

产品衍生,文化深耕

为了适应新市场,无论怎么改革,杨晋记传人们始终坚持古法技艺传承为核心和基础。可是,花了很大力气做出来豆豉,只能在佳肴中当配角吗?既然华人华侨们喜欢这一味乡愁,干脆把它做成一道小菜,无论是否精通厨艺的人,都能方便食用且易携带,岂不更有意义?

于是,杨晋记传人们在以古法技艺豆豉为原料的基

础上研发了新的豆豉衍生品,包括腌制系列的豆豉辣酱、热加工的河鲜风味豆豉、冷加工的蒜蓉和姜汁豆豉,以及各种豉汁酱菜等开封即食的产品。其中的风味豆豉上市后

很快成为爆款,单是在实体门店销售,短短10 天时间就达到10 多万元的营业额。“同时我们也在一点点把电商平台做起来。”徐向前介绍说,比起闻得到、摸得着、可以散装称重的实体销售,在电商平台上豆豉更需注重外观包装,以及让产量跟上订单。但手工生产导致供不应求的矛盾也由此凸显了出来。

“好在我们如今第8 代传人们对传承豆豉制作的古法很重视,年轻人都愿意回来学。”徐向前说,当地文化馆为杨晋记授牌了非遗文化项目传习所,这门古法技艺已不再局限于只传本家人,“任何人想来学技艺,我们都手把手地教,把古法公开,让非遗文化传承并普及下去才有意义。”如此一来,生产力和生产队伍的壮大,渐渐有效缓解了杨晋记豆豉供不应求的市场矛盾。

然而非遗古法技艺制作的豆豉较之机械化生产的豆豉,味道质量虽更胜一筹但成本也更高,单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销售并没有价格优势,还需要进一步释放其文化价值,让更多人全方位认识、认可杨晋记品牌。

文旅元素助力市场推广

“‘一带一路’建设为我们带来的最大红利,就是市场推广。”杨晋记豆豉有限公司经理胡冬告诉本刊记者,由“一带一路”互联互联带动起来的中国—东盟旅游市场,也带火了黄姚古镇的景点旅游开发。眼看高速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拨拨涌入古镇,杨晋记传人们决定把握良机,把自家非遗的“文化牌”打响来。“就好比中国—东盟的水果贸易,先是路通了,再结合跨境旅游、文化节庆活动等带动起来的一样,我们汲取类似的经验,也在做一些新的市场推广。”胡冬说。

制作杨晋记豆豉,在天然晾晒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面积的场地。竹编的簸箕盛上黑溜溜的豆豉,一个个一排排铺陈开来,在阳光下、在山野间自成一道风景线,甚是壮观。不少游人看着新奇,纷纷驻足拍照留影。“人们游黄姚必看黄姚豆豉,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有发展成景点的趋势了。”胡冬介绍,杨晋记目前已在和一些旅游公司洽谈合作,协商引流游客到自己的非遗文化项目传习所参观并体验制作,同时在相应的旅游集散中心上架伴手礼精装的豆豉产品。

打开杨晋记豆豉的宣传折页,记者看到,上面除了介绍该产品的历史、制作工艺等,还特别附上了几单豆豉菜谱。“杨晋记豆豉是商品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基于‘一带一路’打开的市场,我们也想通过豆豉菜谱把中华餐饮文化传播出去。”徐向前解释道。

由于豆豉整个加工过程零添加,新研发的系列即食豆豉目前还存在保质期短的问题,要想远销,还需要在古法中融入现代化食品加工工艺的创新。“下一步我们希望能联合一些学界的力量,请食品专家来指导我们创新生产。”徐向前说。


(责任编辑:lujiawen)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