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东博会:成就广西 问道东盟

2018-12-03 14:07:40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广西是中国唯一同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在这里可以说是“走两步就是东盟”。

2004 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15 年来,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其系列活动为重要平台和桥梁,建立起来的中国与东盟之间政治、外交、经贸、人文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不仅为广西企业闯东盟铺就通途,也留住了东盟朋友对广西的向往,更为这座城市赋予了新的功能——“南宁渠道”。东博会拓展了广西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的蓝图,也打开了一扇让世人聚焦广西的窗口。

铺就进军东盟市场的通途 

“玉柴每年都参展东博会,这个平台为玉柴在东盟建立了很好的合作伙伴联系网和企业形象,我们搭上了中国—东盟经贸高速前进的快车。”前来参加第 15 届东博会的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海外营销总监周传武感慨道。

较早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发动机企业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在东盟市场早已站稳了半壁江山。每天穿梭在泰国各大旅游城市的旅游客车,有 8 成以上发动机是玉柴产品;缅甸首都仰光 2000 部公交车依靠“玉柴动力”,甚至首个进入下龙湾豪华旅游船市场的中国动力品牌也是玉柴。

据周传武介绍,玉柴在进入东盟市场初期并非一帆风顺,主要受东盟国家的购买力跟不上、日韩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借东博会平台,更多东盟采购商了解并认可了玉柴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玉柴在东盟市场的发动机出口规模从 2004 年的 400 多台增至 2017 年的逾 3万台,且品种最全。

像玉柴这样通过东博会平台打开东盟市场的广西企业还有很多。泰国驻南宁总领事蔡乐表示,东博会因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而设立,始终履行传导服务的自贸区使命。

近年来,在扩大贸易、促进投资的基础上,东博会围绕交通物流、便利通关、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跨境金融等价值链延伸合作领域,成为中国—东盟投资贸易便利化、产能合作

的重要推手。

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

“伊尹学堂”是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经贸职院)进行中国—东盟职教交流开展的特色项目,旨在为东盟国家培养熟悉中华传统饮食,切合当地经济发展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因近年来在东博会框架下举办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上展示,获得 10 余所东盟国家院校的认可与合作。

“得益于东博会平台,现在我们不仅开设有‘伊尹学堂’,还有新近挂牌成立的‘衣路工坊’项目——缅甸青年技术人才培训研修中心,以及与泰国清迈远东大学在筹建中的‘电商谷’项目。我们与东盟国家的职教交流范围更大、影响也更广了。”经贸职院副院长林震说,这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发展以及相关行业创新,都大有裨益。

据悉,“衣路工坊”项目以广西服装专业职教联盟为依托,整合广西行业企业的优势师资和实训资源,为缅甸、越南及其他东盟国家的服装行业、纺织行业技术人才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艺研修。“电商谷”项目则是把中国电子商务专业领域教学标准体系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作为重要内容,致力于为东盟国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服务。

泰国清迈远东大学 2014 级商务汉语专业的学生杨家莉说:“我到过中国留学半年,了解到中国电子商务发展非常发达,网购非常方便。可是泰国的电商发展比较弱,我希望通过‘电商谷’项目学习到更多的电商知识。”

这只是东博会促进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搭建民心相通桥梁的重要渠道的一个缩影。自2001 年以来,前来广西留学的东盟学生几乎每年都以 10% 的速度增加。广西有20 余所院校招收有东盟国家留学生。据统计,目前在广西的东盟留学生有近 1 万名,是中国国内东盟留学生最多的地区之一。当前,广西正通过增设高校留学点、加大留学财政经费、扩大留学生名额、拓宽留学渠道等方式,推动与东盟国家人才培育。

深化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

广西作为东博会的承办方,在共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形成了“南宁渠道”。随着其深化中国—东盟合作的平台效应不断凸显,更多的《南宁宣言》《南宁共识》深入推进,“南宁渠道”从经贸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将政治外交、经贸促进和多领域合作结合起来,形成中国与东盟全方位、包容性极强的合作发展模式。

广西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建设“四大基地”——要素资源配置基地、人文交流基地、跨境产能合作基地、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基地。各领域重大项目的相继落地,从合作机制和载体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南宁渠道”。不仅推动中马“两国双园”、中·印尼经贸合作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升级发展,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文莱—广西经济走廊、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面向东盟的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等丝路合作新载体也陆续建立。

如今,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是中央为广西确定的“三大定位”之一 , 也是“南宁渠道”新的历史使命。目前,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已启动建设,中欧班列(南

宁—河内)集装箱班列正式开通;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广西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中心等10 个项目竣工;培育形成百洋等一批出口品牌标杆。

显而易见的是,在“南宁渠道”积极服务广西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的大力推助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花落”南宁华南城……一个个务实的举措,使得广西服务中国西南、中南地区的开放发展功能不断增强。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近年来在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投资、互联互通、民间往来方面都发挥着引领和表率作用,交出了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可充分拥抱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机遇,打造中国—东盟合作的新亮点。”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赵鉴华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

“广西是东博会最大的受益者。广西这些年的开放和发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博会在南宁的举办。”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如是说道。

文:林芊芊

(责任编辑:yangyj)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