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黑与白,阳朔静谧山水中的浪漫喧嚣

2020-07-22 16:32:29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本文首发于《中国—东盟博览》2020年7月刊 撰文/冯慧宁

 

我们来到阳朔,追寻向往已久的悠然生活。

阳朔的生活是由白天和黑夜区分出来的一静一动。白天的阳朔,是一幅在晨光中拉开的山水画卷,里面的风景是漂在漓江和遇龙河上的竹筏,是兴坪古镇的人间烟火,是骑行十里画廊所见连绵起伏的山;黑夜的阳朔,是一场在喧嚣中浪漫邂逅的西街之恋。入夜的西街,酒吧里一首首民谣唱起,酒客间推杯换盏;桂林米粉与啤酒鱼在路边的小摊冒着香气,抚慰着旅人的胃;五湖四海的过客,举着花伞的姑娘,在石板路上婷婷袅袅;美食、美酒、美人、美歌交错相织成深夜风情。

来了阳朔,我不想走……

遇龙河两岸清秀迤逦、连绵起伏的风光

白日慢游,竹筏轻荡万重山

进入阳朔的最佳方式,便是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洒脱劲,选择一次竹筏慢游。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虽不是漓江却胜似漓江。在遇龙河上划竹筏的师傅们除了有一身将竹筏划得四平八稳的功夫,还有着能将遇龙河上风光与人文历史细细道来的能力。

流着一江风情、一江灵气的遇龙河,古称“安乐水”。旧时,还未搭桥通行,过河依靠竹筏,祈求平安过河的人们给这条河取了这个寓意安乐的名字。在传说中,明代的永乐年间,上京赶考的书生因暴雨无法过河而恸哭,河中神龙听闻后送他过河,书生中了状元后,皇上恩准其在“安乐水”畔修建一座“遇龙桥”,将此河更名为遇龙河。

漓江竹筏上的渔翁

乘上竹筏漂在遇龙河上,虽不能真的与神龙相遇,但总能遇见一处人间桃花源。漫步遇龙河畔时,耳边听着引水灌溉万顷良田的竹筒水车哗啦作响,岸边可见垂柳掩映着人影绰绰的农庄,河岸清水细细流淌过的石阶上,嬉笑打闹着的村妇在浣洗衣裳,垂钓的老翁为河里的鱼肥虾鲜而兴奋。碧波上的鸭群,玩乐中的孩童,村舍间袅袅的炊烟,实在是难得一见的乡土风情画。

这里少有都市的喧嚣,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古朴、纯净。而处于遇龙河上的人,双眼早已移不开两岸清秀迤逦、连绵起伏的风光。影影绰绰间也数不清眼前有多少重山,只见水绕着山,山绕着村庄,微风拂过水面时,一切都还是静静的,轻轻的……

阳朔遇龙河田园风光(摄影:黄富旺 / 图源: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白日漓江,朦胧兴坪画中人

如果说,阳朔的风景是一颗颗珠子,那么漓江就是将这些珠子串起来的碧玉带。兴坪古镇是游漓江的必经之处,当漓江在古镇绕一个大弯的时候,也给兴坪古镇带来了熙熙攘攘的游客。白日,兴坪古镇的漓江畔汇聚着乘坐竹筏而来的游客,他们在这里短暂停留,路过古镇安逸的风景,再乘上竹筏起航,随着漓江去往下一处美景。对于大多数游人来说,兴坪的美是有着历史胜景的人间烟火;而对于兴坪来说,时间和游客都只是 1700 多年时光里不停留的过路者,唯有那些古砖瓦和陶瓷残片上的历史痕迹和一年四季风雨不变的山水才是在这片土地上永恒的风景。

兴坪古镇曾经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县城,旧时圩集的热闹喧嚣早已在古桥、古渡、古亭、古庙中归于宁静。古镇里,海拔不高的老寨山成为了俯瞰漓江风光极好的“自然观景台”。站在老寨山上一眼望去,可见青山悠悠间,几座村舍交错纵横坐落在其中,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让兴坪古镇拥有九马画山、螺蛳山、莲花岩、天水寨、灵宝阁等 24 个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点。其中最为著名的风景点就是 1999 年版 20 元人民币背景图——大背河风光的取景地。那被印在纸币上的山川风光曾经一度让人以为只是画中的风景,可当游客们站在兴坪古镇的漓江畔往远处望去时,不知不觉已成为画中人。

十里画廊骑行,阳光给山峰镀上一道金边

白日画廊,骑行十里览美景

提起阳朔的十里画廊风光,总要讲一讲 1987 年时任美国总统卡特来阳朔游览的故事。卡特在游览阳朔时,从打前站的保镖们那里得知,十里画廊有许多特别有趣的山景,但坐汽车沿途观赏会一晃而过,为了更好地观赏沿途山景,卡特临时向接待人员提出了借几辆自行车骑行漫游十里画廊的要求。自此,由卡特掀起的阳朔十里画廊骑行热一发不可收拾,2000 年,阳朔正式修建了一条十里长的自行车道,而这条自行车道也被当地百姓趣称为卡特风景道。

能让总统也流连忘返的公路上,到底有多少处美景,以至于世人为其赋上十里画廊的美名呢?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上充满了神奇的自然景观就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十里画廊的月亮山上有着天然形成的大石拱,贯通两面而明亮,如圆月高悬;独木成林的千年古榕树下流传着刘三姐动人的爱情传说;蝴蝶泉中 3800 平方米的观赏园里上千种数万只蝴蝶与人和谐相处,亲切自然……

这些风景都只是十里画廊奇景中的一小部分,在阳朔,当地壮人敬山、敬水、敬石,视其为充满灵气之物,十里画廊上的山峰便随着当地人的奇思妙想而变幻为海豚出水、尼姑下山、八戒晒肚、金猫出洞、马象奇石、龙角山、骆驼过江、美女梳妆等极为有趣的奇景。可以说,只要拥有奇妙的想象力,十里画廊便能有无数种风景。

初晨或是傍晚,太阳还未当头炙烤的时候,在路边的小店租一辆自行车,沿着自行车道一路骑行。那些透着云层射下来的太阳光,会在此时给百态的山峰镀上一道金边,让山景变成一幅幅被勾勒出线条的画。骑行十里画廊,便是赏了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十里长幅画卷。

洋味、艺术味和民俗味在西街被完美地混搭在一起

黑夜迷情,浪漫西街山水间

“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太美了,这里的山水独一无二。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如果你知道这个地方,你一定要来一次!”20 世纪 80 年代,一本被西方背包客奉为“圣经”的《孤独星球》介绍了阳朔的独特风情,这里开始逐渐被外国人认可为中国背包旅行的第一站。好山好水下孕育而生的阳朔风土人情让远道而来的他们情迷西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全长不到 1 公里的西街上开起了旅馆、酒吧、咖啡店……

夕阳刚刚落在朦胧的山沟,阳朔西街便随着天边的那片橙色晚霞迎来了属于它的浪漫,这样的浪漫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相遇。西街是个小小的“地球村”,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游客,比肩接踵,款款而来。在西街上品尝着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啤酒鱼,亦或是蹲在街边和当地人一样嗦上一碗地道的桂林米粉。夜渐深时,西街的酒吧里坐满了来自四方的朋友们,他们无拘无束地把酒言欢,兴致高昂时,再次结伴踏遍西街弯弯曲曲的石板路。

沿着石板路分布有古香古色的乌瓦建筑,这些建筑记录着西街从隋朝至今的 1400 多年历史。西街曾经只有少数农户居住,街上屈指可数的小店铺让这里保持着“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

西街现有的热闹是从清末至民国时期开始的,粤商的到来让这里形成了西街商圈,逐渐开始繁华了起来。自那时起,何香凝、柳亚子、郭沫若、茅盾、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等名人大家也纷纷到西街游玩、赏景、创作,他们通过笔墨,不仅将阳朔西街的美展现给世人,更让大批的文人墨客追随至此,寻找中国式山水的美感。

西街的名声还吸引着全世界的名人政客,20 世纪 50年代至今,40 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到西街参观游览。洋味、艺术味和民俗味在西街被完美地混搭在一起,搭配得毫无章法却又格外舒适。在阳朔,古镇的石板路上可以是满街英文的背景,中式建筑上也可以点缀上西式的浪漫装修,山河和人文在阳朔的白天和黑夜中结合出了独一无二的浪漫喧嚣。

向往阳朔慢生活的人,在这里经营着心中理想生活的民宿、小店。看着漓江边的渔火,梯田上耕耘的老牛,聊着小城来而有往的故事,寻找着向往已久,自在有为的生活。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文旅版"2020年7月刊

(责任编辑:何斌)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