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大宝森节,穿刺、苦行,向战神致敬

2021-02-19 17:37:48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本文首发于《中国—东盟博览》2020年2月下半月刊撰文/林涵

穿好刺针、担起苦行架、头顶牛奶罐,领队起步,手势一挥,祭祀队伍伴着震耳的乐声开始向穆卢干(Murugan)神庙的方向行进。在这神圣的仪式进行前,信徒们已经开始了几天甚至长达一个月的圣洁身心行为,包括禁欲、戒律、吃素、剃头、沐浴、祈祷……

大宝森节这些原始的仪式在印度本土已消失,而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些带着刺痛的苦行仪式传承了下来。

赎罪、感恩和奉献

大宝森节是印度泰米尔人(Tamil)庆祝的日子,通常落在每年公历的一二月间,主要是庆祝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的毁灭之神湿婆(Shiva)和妻子雪山女神帕尔瓦蒂(Parvati)所生的幼子战神穆卢干(Murugan)的生日。

传说穆卢干在这一天从他的父亲湿婆手中承接大统。湿婆的一个门徒在此时受到了一个神秘声音的指示,要他登上一座高山。于是,门徒及其随从便肩挑牛奶罐,一步步登上山顶。为了忘掉负重登高的劳苦,他们便一路唱着赞美穆卢干神的曲子。后来,奏着乐曲,肩担牛奶罐向穆卢干神庙出发,便成为大宝森节的重要仪式。

背负卡瓦第的信徒

大宝森节期间,信徒们会将穆卢干神辇按既定线路推行出游一圈。神辇所到之处,都有不少信徒围观和膜拜,祈求神明庇佑。摔椰子还愿的仪式会在神辇抵达时开始,椰子一定要摔破,参加游行的人们会用尽力气将椰子摔在地上,椰肉、椰汁铺散一地,象征着厄运的消退。

和其他大多欢庆的节日不同,赎罪、感恩和奉献是大宝森节的内涵所在。而信徒们相信通过以针、铁钩刺穿身体带来的痛楚,就能洗清罪孽,与战神同在,并得到神明的庇佑,一年比一年好。

舞蹈的信徒,背上挂满了罐子

虔诚的苦行祭祀仪式

在大宝森节上,背负卡瓦第的信徒无疑是各路围观者和摄影师的对焦点。重量级卡瓦第也被称为“苦行架”“赎罪架”。依据传统,只有男性才可以背戴重量级卡瓦第。在大宝森节当日的清晨,经过沐浴并进行一段时间斋戒的重量级信徒在祭师的主持下,用针、铁钩等利器穿刺身体,然后背上“卡瓦第”,向穆卢干庙宇行进。

重量级卡瓦第可高达三四米,最重可达六七十公斤

在泰米尔语中,“卡瓦第”的字面意思是“每一步都要舍弃”。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此中真意。卡瓦第带有可让信徒平衡架在双肩上的横木,上面装饰有鲜花和孔雀羽毛,有些卡瓦第上还带有铁刺刺进信徒的肉体,需要信徒在整个游行途中一直抬举着。重量级卡瓦第可高达三四米,最重可达六七十公斤。如此负重前行,需要极大的体力和信仰支撑。

脚穿钉鞋前往神庙
信徒负重前行的脚

信徒们坚信,只有心灵不再受物质束缚、身体上脱离物质享受之时,才能履行神的使命而不会感到任何痛苦。也不是所有信徒都会背上重量级的卡瓦第,信徒的其他苦行方式还包括,银针穿舌与额头、钢针穿脸颊、铁钩搭背、肉身穿针、肉身钩满各种祭品,或是脚穿钉鞋走完全程等等。

无论哪种苦行方式,在外界看来,都觉得是“不忍直视的近乎自戕”的行为。一位在新加坡参加过大宝森节的中国游客在游记中写道:“从来不评价别人的信仰,但很震撼,看过之后,会震动。”

当然,并非所有参加大宝森节游行的人都要以极端的苦行方式前往穆卢干庙宇。女人们通常只是携带一壶牛奶,对兴都教徒而言,牛奶是象征富足与丰饶的最佳供品。也有的信徒通过剃发还愿,或者戴上各种鲜花串,并在穆卢干神像前摆放菠萝、椰子、香蕉和槟榔等新鲜水果用以祈福。在侍奉神灵之后,信徒们将把水果和一些供品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战神的馈赠。

对重视家庭的印度人来说,大宝森节是家族全员出动的大日子,参加游行的人们统一穿上黄色或红色的衣服,一路乐声不断,一起走完全程。或许,这些原始的仪式,就是在这样的代代传承中延续的吧。

背上用钩子挂满青柠,前往神庙祭祀

关于大宝森节上这些苦行祭祀仪式,或许可以从对印度教的溯源中得到一些答案。19世纪英国殖民印度时,英国人曾用20年时间对印度教作了系统调查,当年英国有关部门曾宣布:“印度教既是有神论的宗教,又是无神论的宗教;既是多元论的宗教,又是一元论的宗教;既是禁欲主义的宗教,又是纵欲主义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也是生活方式。

多元文化的交融

如今,大宝森节的这些穿刺皮肤的祭祀仪式在印度本土已经消失,而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得到了传承和延续。多元种族、多元宗教是马来西亚的一大特点,各种宗教节日,如圣诞节(基督教)、卫塞节(佛教)、屠妖节(印度教)、大宝森节(印度教)、开斋节(伊斯兰教)、哈芝节(伊斯兰教)、圣纪节(伊斯兰教)均为马来西亚法定假日。在马来西亚,大宝森节的庆祝活动在黑风洞庙宇进行。

马来西亚黑风洞

黑风洞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洞穴,虔诚的兴都教信徒在洞中树起了印度神穆卢干的巨大雕像,还建造了272个石阶,并对洞穴进行了全面翻新和布置。在大宝森节期间,马来西亚各地的信徒都来到这里参加庆祝活动。

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国家,各种族和睦共处,英语、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为其官方四大语言,还将每年的7月21日定为“种族和谐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还多次强调种族及宗教的和谐,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在新加坡的大宝森节上,不仅仅是兴都教徒参加,华人、马来人以及诸多国际游客都会参与其中,而信徒们也热忱地欢迎到来者加入他们的庆祝行列当中。

在新加坡,大宝森节活动的重要庙宇及街区,主要有丹达乌他帕尼兴都庙(Sri

Thendayuthapani Temple)、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 Temple),以及小印度(Little India)。

马里安曼兴都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 来源:摄影网

供奉着穆卢干神的丹达乌他帕尼兴都庙的庙塔十分迷人,上面镶有48块精雕细刻的玻璃板,设计得宜,日出和日落时,阳光可从各方向照射进来。马里安曼兴都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兴都庙庙塔,设计精巧,上面雕有各种神像和神兽像,是新加坡兴都教徒最引以为豪的庙堂,也是新加坡最具辨识度的地标之一。小印

度则是一年一度的大宝森节游行的起点,许多游客置身这片充满活力和迷人魅力

的街区,感受浓浓的异域风情。

大宝森节祈福仪式

TIPS:每年的大宝森节在泰米尔历的“泰月”满月时举行,大多落在公历的1~2月间。今年的大宝森节日期为2月8日,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宣布取消了大宝森节的街头仪式活动。

(责任编辑:何斌)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