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蒲庙花婆节,平凡慢生活里不止一个热心人

2021-05-19 17:10:09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说明: --14 副本
文首发于《中国—东盟博览》2021年5月·下半月刊撰文/冯慧宁

清李调元的《南越笔记》中记载:“越人祈子,必于花王圣母,有祝辞云:‘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盖取诗‘花如桃李’之义。”

农历三月十二,蒲庙的花婆节。五圣宫前,粥铺一开,长队十里,花婆施粥,乡亲祈福,乐哉悠哉。

说明: P4222693
蒲庙花婆

传说,花婆是壮族的儿童守护神,专管赐花送子之事,在南宁蒲庙,花婆节既是求神祈福的日子,也是建圩、开圩的重要时刻。蒲庙人尽皆知的“花婆”原是一位在河边卖粥的阿婆的名字,如今则成为了一群热心且善良的阿婆们的代名词。

南宁很忙,蒲庙很慢

穿过南宁高楼耸立的五象新区,沿途的房子越来越低矮,那些属于国际大都市的繁华被八尺江桥抛在脑后。蒲庙,好像被加上了属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滤镜,生活节奏随之变慢。

车子绕进了蒲庙的街巷,最终停在一座老旧的汽修厂旁,花婆节第四代传承人张月珍的八尺江民俗文化工作室就开在这里。工作室不大,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坐着五六个正在忙碌的阿姨们。她们扯布、印符、做水灯,有条不紊地为明天的花婆节活动做准备。我们迷茫地站在门外,好奇地向内张望,一位阿姨看见背着摄影器材的我们,指着门外穿着藏蓝色改良壮服、正在打电话的人热情地说:“你们是来找她的吧,她就是张月珍,我们蒲庙花婆节活动的总指挥。”

花婆节第四代传承人张月珍

话音未落,张月珍挂了电话向我们走来并干脆利落地说道:“我们今天有些忙,一会要去五圣宫为明天做最后的准备,我先带你们去吃一碗蒲庙生榨米粉。”此时,正是早上九点,十几公里外的南宁主城区里正在经历着最繁忙、最焦躁的通

勤时段,而蒲庙人的一天才慢慢悠悠地从一碗生榨米粉开始。

和大多数蒲庙人一样,张月珍土生土长在蒲庙,对于外界给蒲庙贴的种种标签——生榨米粉、五圣宫、花婆节、蒲庙圩日等等都了如指掌。

五圣宫前,粥铺一开,长队十里,花婆施粥,乡亲祈福(摄影:韦世宏)

Tips:蒲庙镇花婆节,始于清朝雍正九年(1731 年)。2019 年,“蒲庙花婆节”入选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一位卖粥的蒲庙阿婆

蒲庙的圩要从一位阿婆的故事说起。

当地人说:“没有花婆,可能就没有蒲庙。” 蒲庙,在当地方言中是“婆庙”的谐音。在第四代花婆节传承人张月珍的回忆里,花婆节是一种根植蒲庙人记忆深处的情怀。“小时候,妈妈带我们出来吃花婆粥时,就听到老人们说花婆的故事,故事中一个阿婆在五圣宫的对面卖粥,在生活不富裕、饥寒交迫的年代,阿婆不管路人有没有钱,只要到她的粥摊前,都会让他吃到一碗粥。人们吃了她的粥,生活就会顺遂起来。”

张月珍曾是依着邕江生活的疍家人,每到圩日时,她的母亲就会带家人下船赶着热闹的蒲庙圩日。她说:“如今的南宁邕宁区仍是邕宁县之时,所管辖的 21 个乡镇上的百姓都喜欢来我们蒲庙赶集。”

在蒲庙,似乎人人都知道这位阿婆的故事,人们都说,因为卖粥阿婆的存在,大家才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久而久之,形成三日一圩。

说明: 花婆游行
花婆游行

蒲庙民间流传的阿婆故事在史书中也有所记载,“蒲庙自清雍正九年(1731 年)建圩,明清时期,蒲庙一带盛产优质蔗糖,地方官员多到此地挑选上好的白糖进贡朝廷,远近糖商慕名前来收购,因八尺江水浅,商船改泊蛮瘴麓(蒲庙旧称),从此,蛮瘴麓的大榕树下便有人设摊卖粥。其中就有一位慈祥的阿婆,以赠粥接济穷人而远近闻名,阿婆死后乡亲们立庙纪念她,名为‘阿婆庙’,蒲庙圩也因此得名。”

蒲庙人的花婆精神

自花婆卖粥至今,蒲庙已建圩290周年。人们虽已不记得卖粥的阿婆是何模样,也不知她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只是记得她头上爱戴鲜花,因此人们便唤她“花婆”,并将建圩之日作为纪念花婆的日子。

节前的五圣宫门前摆了两张小桌子,桌子前的红布上写了三个字“募捐处”。自花婆节前一个多月起,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关门,募捐处前时不时都有人拿钱、拿米来捐赠,捐了东西的人总会和帮忙募捐的婆婆们叨叨几句家常,整体氛围仿佛像是在参加某家亲戚的喜事,正在随份子,只不过正在办喜事的主角,是蒲庙。

说明: 花婆节募捐现场
花婆节募捐现场

为了办好花婆节的活动,蒲庙人群策群力。若是不富裕,人们便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若是日常事务繁忙,便心怀挂念,路过时前来讨一碗粥喝。即使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扫地、洗碗之类的善事。

自 1985 年便开始从商的张月珍,曾从事过美容美发、汽车、电子产品等很多行业,商海纵横多年,丰富的经商经历,让她在蒲庙广结善缘,并成为了蒲庙商会的会长。花婆节几度将近式微之时,一位七十有余的“花婆”杨桂英带着一批老街坊登了张家的门,希望张月珍能出面联合蒲庙各方的力量,再次将节庆办起来。

张月珍年轻之时也曾因家中俗事缠身,到过花婆庙诚心求福,自小在花婆的精神下长大的她,也耳濡目染了不少花婆们以善报善的事情,她被老人家们的花婆精神所感动,便决定接手牵头将花婆节再次操办起来。

怀揣街坊们的期望,张月珍从2007年开始,就挑起了保护和传承花婆的民俗文化重任,她关掉了自己在其他行业的生意,成立起了八尺江民俗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一些同样有心做善事的人们一起,将花婆节一年又一年地办下去。

说明: 花婆节第四代传承人张月珍在花婆节活动现场
花婆节第四代传承人张月珍在花婆节活动现场

张月珍找来了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梁红,梁红也是蒲庙人,退休之后,一直热衷于家乡的文化建设,他和张月珍一起以人们口耳相传的花婆民间故事为蓝本,设计出一个和蔼可亲、头戴鲜花、笑口常开的花婆形象。他们自掏腰包,以造价上千的价格,雕刻出十几个木制的花婆大头,并编排了花婆舞、送福粥等活动。

花婆施粥

集众人之力 , 成众人之事,花婆节每年所筹到的款项都不一样,活动经费决定活动规模。今年的花婆节,第一批筹款已有一千多人参与其中,但张月珍和其他“花婆”们还是没有筹到游行活动额外需要的15万元安保费用,办不成游行活动,张月珍和“花婆”们决定将游行活动缩小规模,简单地热闹一下。虽然大规模的游行活动办不成,但张月珍和“花婆”们一致认为送福粥活动必须坚持办下去。

为了每年农历三月十二和十三日的花婆施粥活动,蒲庙百姓早早在数月前就开始从自家的米缸里拿出部分大米倒入五圣宫的集米缸。到了施粥当日,数个巨大的柴火锅一起开锅,从早上六点开始将募集到的上千斤百家米分多次熬煮成粥,这一开锅几乎就要熬到晚上 9 点,灶里的火才会熄灭。

说明: 花婆粥,滚碌碌,慢慢食,都有福
说明: 花婆派福粥
花婆施粥

施粥当天早上8点,熬了两个小时的百家米粥开始派发,方圆百里的群众已早早地排在五圣宫门前,“花婆粥,滚碌碌,慢慢食,都有福……”五圣宫前,花婆粥歌已不知循环了多少遍。第一碗滚烫烫的花婆粥也不知道入了谁人的胃,而此时的蒲庙大街小巷尽是米香、粥香。

工作日的上班时间,施粥处大多是身体硬朗的老人们依序排着队,排到花婆跟前,接过一碗粥,道上一声谢,便端着粥到一旁慢慢地喝。若是带着牙牙学语孙辈的老人们,则先将绵密的花婆粥一口又一口地喂给孩子吃。若是独自前来的老人们,兴许还会带上打包碗,将这份粥福带回家与亲人共食共享。中午时分,下班途经的人们也来排上了队,放学的孩子哼着花婆的歌谣,也排上了队,队伍越来越长,正如夜晚的花婆水灯,载着蒲庙人对幸福的期盼漂得越来越远。

讨一朵花,祈一份福

蒲庙人的花婆信仰一部分源于卖粥阿婆的故事,另一部分在民俗学家看来则同样是源于南宁壮族先民对“花”图腾崇拜的遗风。南宁壮族先民认为花是万物之源,在此观念影响下,人们崇拜花,并将其奉为生育神。

花婆信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得以传承至今,早已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广西西北部,旧时,家家户户均设置“敬祀花婆先师之神位”供奉,每年二月初二,花婆诞辰之日,壮民便会到河边架一根竹子或木条,上悬红线、红纸,谓之“红桥”,请花婆沿红桥过河到其家,赐予他们子嗣,保佑子女健康。柳江一带,壮族小孩诞生后,也曾流行“拜花婆”的习俗,在当地的歌谣中,可爱的宝宝原本是花婆家所种神花的花朵,不曾轻易降临人间,人们便以“架桥”仪式求福,以期让这些珍贵的花朵来到平凡百姓家。

说明: 夜晚的花婆水灯,载着蒲庙人对幸福的期盼漂得越来越远。
夜晚的花婆水灯,载着蒲庙人对幸福的期盼漂得越来越远。

“每年花婆节,来五圣宫祈福的人,有些也会向花婆讨一朵花,有些讨白花,有些讨红花,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如今白花红花讨的人几乎一样多。”在张月珍的言语中可见,对于蒲庙人来说,花所代表的意义里求子信念早已不再那么强烈,人们更多的是祈一份护佑孩童健康长大的福气。

说明: 点燃花婆水灯
点燃花婆水灯

离开蒲庙前,忙了一上午的张月珍带我们去吃了一碗生榨米粉,她熟络地和米粉店的老板打着招呼,我们看见,老板的收银柜台前摆着一对花婆雕塑,这是张月珍工作室正在卖的,也是由梁红大师设计的文创产品。老板看见我们关注的目光笑着介绍着:“这位亲切的阿婆代表了我们蒲庙,相信她的和善温柔,也会给我们家带来福气和财运。所有蒲庙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大家都是从心底里爱花婆的,我也是。”

(责任编辑:何斌)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