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2021-11-04 17:36:48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本文首发于《中国—东盟博览》2021年10月·下半月刊 撰文/梁舒欣

白色棉布被绷紧躺在竹子架上,蜂蜡跳进了铜制容器内,底下的小火炉燃起的火焰,让蜂蜡与火热撞个满怀,装满蜡液的尖嘴小壶行云流水,浓淡两相宜,在布上画了个江湖,画好的棉布迫不及待跳进染缸里,经沸水的冲刷,或深或浅的几何图纹渐渐隐现,印尼巴迪克(Batik)就此诞生。

巴迪克蜡染

在印尼,每至星期五,印尼人必会穿上色彩明艳的传统服饰——巴迪克,周五便是印尼的“巴迪克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着一方衣”,巴迪克之于印尼,等同于古时的丝绸之于中国,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从呱呱坠地到溘然长逝,巴迪克贯穿着印尼人的一生。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巴迪克服饰

一尺方布,以蜡作画

巴厘岛蜡染村,巴迪克布艺作坊内,铜制的圆形容器正燃起小火,融化的蜂蜡在咕噜咕噜冒起小泡,女工们舀起一勺蜡液装进一个尖嘴壶内,以尖嘴壶为笔,根据事先临摹好的图样,在架好的绷紧棉布上细细描摹和勾勒,流动的热蜡液顺着尖嘴壶的小口流出,待风干冷却后便可成型。以蜡为笔,在绵密的白布上描摹线条和图案,这是巴迪克蜡染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给棉布上蜡 图源:印尼生活通

在印尼,以蜡染制成的布匹或者服饰称为巴迪克(Batik)。Batik 一词来自两个爪哇语词,由“Amba”(描绘)和“Titik”(点)两个单词再生而成,即一点点描绘图案的意思。

“在印尼,巴迪克随处可见,是我们珍贵的国宝,村落里的妇女几乎都会蜡染,凭着手艺到巴迪克布艺作坊里工作来贴补家用。”米娅是巴厘岛上蜡染村巴迪克作坊的一名女工,她说,“对于印尼的女人而言,巴迪克蜡染技术和烹饪技术一样娴熟。”蜡染在印尼许多地区世代相传,每位母亲都会把蜡染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孩子,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燃蜡画蜡、浸染剪裁,代代传承。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印尼母亲会把蜡染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孩子 摄影:Rendezfu 图源:Flickr

巴迪克是印尼的国宝,成为每个印尼人隆重日子的服饰。然而,巴迪克原先是印尼皇室权贵的专属,平民没有资格身穿巴迪克。

据学者研究,巴迪克蜡染来源于爪哇岛,最初被用于作画,扇葵叶以及爪哇传统房屋的木板都曾是蜡染的载体,大自然的飞禽走兽都曾是蜡染作画的样本。后来,这引起了皇室注意,皇室将蜡染运用到皇室服装当中,从一开始简单线条勾勒的图腾,衍生出彩云、寺庙、木偶等图案,巴迪克服饰在皇室之间流行起来。能给皇室制作巴迪克,是当时匠人的最高荣耀。随着巴迪克蜡染技术的改进和普及,巴迪克也由皇室流入千万家,成为印尼的国服。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印尼巴迪克蜡染 摄影:Adi Sunaryo 图源:Flickr

蜡染并非印尼独有,在中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都有着娴熟的蜡染工艺,但巴迪克布料上的图纹样式是印尼独有的。传统的巴迪克蜡染图案多来源于印尼先民对大自然的感知和敬畏以及一些古老的传说与信仰。巴迪克图案繁复多样,题材不一,承载着印尼千百年的灿烂文明和人文信仰,是印尼人穿在身上的鲜活历史。

巴迪克上的卡文(Kawung)图案象征着高贵,印尼的皇室权贵才有资格穿。这种图案来自于18世纪的日惹,是苏丹王室的最爱。它的几何图案代表散尾葵树的果实,在印尼,这些水果被称为 Kolang Kaling,是斋月期间常吃的美食之一。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巴迪克上的卡文(Kawung)图案象征着高贵,印尼的皇室权贵才有资格穿 图源:印尼国家旅游局

乌兰沙利马斯(Ulamsari Mas)图案有着幸福的寓意,源自于巴厘岛,以海洋的鱼虾作为蜡染的图纹。巴厘岛人以捕鱼为生,将海洋生物绘进画布之中,是巴厘岛人对海洋馈赠的感恩,乌兰沙利马斯便成为了幸福生活的象征。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乌兰沙利马斯(Ulamsari Mas)有着幸福的寓意,以海洋的鱼虾作为蜡染的图纹 图源:印尼国家旅游局

印尼人身穿巴迪克,也是有所讲究的,不同的图案有着不一样的象征意义。怀孕 7 个月的孕妇会身穿带有“babon angren”图案的巴迪克,新生儿则会被包裹在印有“sido asih”图案(意为“爱的传递”)的巴迪克蜡染襁褓中。“wahyu fumurun”和“parang garuda”图案则是皇室成员服装的御用图纹。

方寸间的绚彩,皆来自大自然

巴迪克仿佛囊括了世间所有绚丽的色彩,印尼人将大自然的颜色通过一支蜡笔淋漓尽致地铺洒在一寸方布之间,装进了日常的生活里。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巴迪克蜡染服饰

“巴迪克最美的色彩,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爪哇的丛林之中。”黛丽安娜是爪哇本土的巴迪克服装设计师,也是一名环保主义者,在人工合成颜料大行其道的今天,黛丽安娜是为数不多坚持最原始的蜡染技术、采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的巴迪克手工艺者。她说,“大自然的色彩是最为纯粹的,将自然的美妙装进巴迪克是我的责任。”

黛丽安娜工作坊的院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染缸,明艳的红,浓郁的紫,深邃的蓝……执着于天然染料的她,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只身独闯丛林,寻找藏在大自然里的植物色彩,而靛蓝植物是她的最爱。靛蓝植物的叶子可提取出靛蓝色,这也是印尼巴迪克最为古老且最常用的染料之一,靛蓝色深且色泽艳丽,与合成的靛蓝相比,天然靛蓝色泽浓郁光亮,细看之下泛微微绿光。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传统巴迪克采用天然染料

传统的巴迪克以靛蓝、深棕和白色居多,这三种颜色分别象征了印度教的三大神:毗湿奴、湿婆、梵天,因此,这代表族信仰的颜色,例如深褐色配浅褐色这样经典的色彩搭配,在过去只有皇族才有资格使用,而深棕色大多由印尼产的三种树的树皮调制而成,除此之外,深红色则取自海巴戟的叶子。

对于像黛丽安娜这样深耕巴迪克的工匠而言,早已深谙颜色之间的融合变化,两两相加,或多色相加便能混合出新的天然染料,浓郁神秘的紫色调由蓝红相加而得,深邃黝黑的蓝黑色调则由蓝棕相调和而得,颜色或深或浅,极为考验巴迪克手工艺者对于原料用量的把握和颜色的感知。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色彩缤纷的巴迪克蜡染布 摄影:Agung Prasetyo 图源:Flickr

巴迪克蜡染一般分为蜡画和蜡染。传统的巴迪克多为蜡染,即以蜡防染的方法,这类蜡染方式较为原始,适用于颜色较为单一、批量生产的巴迪克服饰。待白布上蜡晾干后,浸入染缸中染色,一般须得泡上五六天,棉布“喝足”了染料再投入沸水中煮沸,煮沸的过程称为去蜡,高温使蜡融化而脱离布料,因蜡染而封住的图案呈现布匹的原色——白色,倘若想呈现多种色彩,则需重复上蜡、染色、去蜡等多重步骤。最传统的巴迪克蜡染布艺往往是双面显花,因此,一匹上好的巴迪克蜡染布须得花上一周甚至半个月的时间。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蜡染工具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手持铜制尖嘴壶给棉布上蜡

蜡染过程中,一些布匹在染色中开出“冰纹”。作为防染剂的蜡在浸染之中自然龟裂,染液随着裂缝浸透在白布之上,留下人工难以描画的天然花纹,似龟纹,又似冰花,是蜡染过程中可遇不可求的。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上蜡后的巴迪克还需晾干 摄影:Benjamin Tan 图源:Flickr

蜡画,与蜡染有些不同,强调巴迪克服装的精致性和色彩的丰富性,更像是为一幅画着色,区别在于着色的对象不再是纸张,而是棉布,是颜色与图案的美妙碰撞,真正将世间的色彩填入这方寸之间。巴迪克的设计师们,手持蜡笔,描绘图案,飞禽走兽,惟妙惟肖,几何图形,奇思妙想。蜡液凝固后,无需投入染缸进行染色,只需设计师们凭着对色彩的感知和创造力,用一支能上色的画笔,为每一处空白方块涂上鲜艳的色彩。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蜡画
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蜡画

对于深居山林的黛丽安娜而言,丛林的一切都是她绘在巴迪克上的图案,大自然的色彩便是巴迪克的色彩。她说,巴迪克,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更是她在织物的画布上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黄利霞)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