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在首届“中国—东盟周”,共绘面向新时代的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23-08-22 15:04:30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文/本刊记者 张诗蕊)2023年8月8日是第56个“东盟日”,标志着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已连续56载在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也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逐年来,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双方一致认为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具活力、最富内涵、最为互利的关系之一。

借此契机,中国—东盟中心于8月5~1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了首届“中国—东盟周”系列活动。期间,多位东盟国家政要、东盟国家驻华使节、智库专家、中外媒体代表以及企业与学生代表就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关系进行了追溯与展望,深植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领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共识。

与会嘉宾在“2023中国—东盟周”开幕式上合影 图源:中国—东盟中心

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如今,全球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俄乌冲突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尽管如此,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还是保持着稳健与活力,成为区域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截至2022年,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同年,中国对东盟投资还增长了96%,达到近140亿美元,均显示了双方关系“水涨荷花高”的巨大优势与焕新动力。

在良好的发展根基上,如何更好地结合彼此的优势与资源,让中国和东盟都可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为区域的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成为新时代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面对的首要课题。

“东盟—中国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变更,而是表明双方对充分利用这一牢固关系的坚定承诺,并要求双方以更全面的方式携手共进。”在首届“中国—东盟周”开幕式上,东盟副秘书长辛格肯定东盟—中国关系的价值与潜力,并呼吁双方结合全球疫后复苏的新形势、新特点,充分挖掘各领域合作的潜力,为东盟—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增添助力。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也积极评价当前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愿双方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促进地区长期和平、稳定与繁荣。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表示,新形势下,中国同东盟正携手并肩,夯实战略互信,拉紧利益融合,加深民心相通,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打造地区和世界稳定发展的“压舱石”和“助推器”,共建共享双方未来的美好家园。

围绕“面向新时代的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主题,与会嘉宾还就联通、合作、创新三个议题建言献策,打磨中国—东盟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金钥匙”。

与会嘉宾就联通、合作、创新三个议题建言献策 图源:中国—东盟中心

增进互联互通、坚定合作信心对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秘书长欧迪、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弗洛科鲁兹分别肯定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菲律宾“多建好建”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成效。

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也认为,“自2021年11月22日东盟中国双边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通过具体的合作项目响应和支持东盟‘印太展望’,显示了这一关系的意义、实质性和有益性。”

提及合作的亮点,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说,“东盟—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强调了我们在《东盟—中国战略伙伴关系2030愿景》等系列共识指导下深化现有合作的承诺。近年来,不仅在经济、贸易和投资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社会和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变化,双方日益紧密的联系,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主席翁诗杰表示,中国—东盟双边合作领域正在迈向新纪元,即多维度合作,充满崭新机遇。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政策协调“软联通”,从经贸往来合作到人文交流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不断提升,迈出了协同发展的稳健步调。

培育更加稳固、更加成熟的经济增长点

步入信息和数字化时代,创新对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加显著。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绿色能源、生物科技等作为连接当下与未来世界的新兴产业,在促进地区稳定与繁荣方面有着战略性地位。

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表示,东盟与中国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历史,悠久深厚的互信基础,赋予了双方共同开拓新兴合作领域的信心。在今天,数字化和可持续经济对东盟和中国而言,是重要的新增长领域。

“中国是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和高效能源开发的领头羊,所坚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非常重要,泰中双方在这些方面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生态经济。”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说。

“2023中国—东盟周”开幕式现场 图源:中国—东盟中心

“继往”才能“开来”,在现有基础上追求更加稳固、更加成熟的经济效益,也将增强双方合作的韧性。陈海泉进一步表示:“我们在追求新兴领域合作的同时,也要继续审视和升级现有合作领域。让创新的思维推动产业成长和融合发展,培育优良经济生态。”

对此,欧迪提出:“自1991年东盟—中国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东盟与中国投资和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将进一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双方要继续发挥团结精神,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投资方面,东盟一直是中国对外合作的前沿阵地,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地区。欧迪补充说,“目前,中国对印尼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是雅万高铁,该项目将成为亚洲连通性基础设施投资和发展的典范,希望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投资项目。”随着《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对接,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交流、关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也将更为成熟。

经贸方面,史忠俊在活动期间的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上表示,“中国与东盟在经贸领域已经走出了一条相融相伴、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以产业园建设为例,双边领导人直接倡议和推动的政府间合作项目中马“两国双园”、中印尼“两国双园”成为双方经贸合作交流的新高地。随着园区各项目的投产和运营、产业承载力的提升,“两国双园”将进一步发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互补优势,提升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与金融链的合作水平,促进双边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还举行了中印尼企业签约、投资企业授牌和服务平台揭牌仪式 图源:中国—东盟中心

聚焦青年发展与深层次人文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活动期间,“青年交流”成为了许多嘉宾话头上的焦点。

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国务秘书翁荣尼说,“青年是东盟与中国之间民间友好往来的大使。通过促进双方教育合作和青年交流,将丰富东盟—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弗洛科鲁兹说,“我们预计今年菲中学生的交流项目将恢复并增长。交流带来的是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升级我国人力资源水平,为经济附上创新发展的活力。”

青年受到重视,不仅是因为他们将以学识和能力成为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更是因为,他们对双方友好往来与合作历史的认知,将影响区域社会的团结与发展秩序。

事实上,活动期间,也专门举办了一场探讨青年发展事业、促进双方青年友谊建设的论坛,即2023年中国(福建)—东盟青年论坛。与会嘉宾分享双方青年交流成果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青年相交相亲、协力共进的美好希冀。

中国和东盟青年代表在“2023中国—东盟周”期间的午餐交流会上合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图源: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在会上表示,“青年是地区未来的领袖,作为地区未来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建桥、牵线,加强未来领导者之间的友谊,让青年建立合作,更好地解决我们面临的共同难题。”柬埔寨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国务秘书康富则对在场近300位青年说,“希望各位准确地认识到我们双边的关系,这样才能带来更大的利好。”

与会青年的精彩分享,也深入人心。论坛上,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缅甸青年代表魏雪将自己比喻为“文化使者”,她相信文化可以联通心灵,坚持在缅中人民之间,分享和传承“胞波”情谊。就读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中国青年代表陈贝琳在发言的最后呼吁,“亲爱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时代下,中国—东盟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为构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区域人文环境带来了蓬勃的朝气。此外,2024 年也已确定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 助力恢复双方人员往来和文明交流互鉴。届时,不仅教育领域,旅游、文化等人文方面的合作,也将在更多机会的加持下,渐入佳境。

中国和东盟青年代表在2023年中国(福建)—东盟青年论坛后合影 图源: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责任编辑:黄利霞)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