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壮美广西/边陲明珠/

左江花山岩画:穿越千年时空的骆越图腾

Publication time:2019-01-24 16:18:19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扎着马步,双手上举”的“人像”岩画出现在卷轴上时,全世界无不为之震惊;2016 年7 月16 日,“花山岩画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消息再次将花山岩画推向全世界。

花山岩画,这一穿越千年时空的神秘图腾,带着怎样的人类文明密码,让世界如此为之着迷?

虽然看过了不少花山岩画的图片,但真正站在那宏伟的岩画之下时,其给人的震撼感还是让人猝不及防。那些古书上记载的文字,再一次在脑海中浮现。 “二广深谿石壁上有鬼影,如淡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 宋人李石的《续博物志》卷八中如是记载。

何为“鬼影”?又何以让人“祭之不敢慢”?

其实, 李石说的“鬼影”, 是绘在左江两岸绵延200 多公里绝壁上的赭红色人像, 民间称之为“小红人”。

栉风沐雨两千载不毁

左江位于广西西南部,是珠江水系的重要支流。在绵延200 多公里的左江江畔崖壁上,骆越人创作的古朴画卷历经两千载风雨而不毁。画卷穿越时空,诉说了怎样的骆越故事?

“花山”是壮语“岜莱”的汉译,“岜”是山的意思,“莱”则指麻点密布,因涂绘于灰黄色崖壁上的赭红图像在远眺之下呈现为斑斑点点的红色麻点而得名。

岩画作于江边崖壁之上,在船上远眺,震撼之感油然而生。“快看,那就是羊角钮钟!”羊角钮钟是南方特有的礼乐器,也是推断岩画年代的典型器物,仅在云南、广西、广东以及邻国越南北部等地被发现过。

绿染天地的山水间,花山矗立其中,那侧岭似猴面的山峰崖壁上,布满了用平涂剪影法创作的赭红色图像:正身人像、侧身人像、兽类、飞禽、兵器及礼乐器等。据不完全统计,花山约8000 平方米的崖壁上,图像多达1900 多个。

正身人像的基本形态是双臂向两侧平伸,屈肘上举;双腿平蹲,屈膝向下。身躯的形态多为上大下小的倒三角状,有的则是上下同宽的柱状。腰间多无佩挂,少数佩带刀、剑等兵器。

侧身人像整体都比正身人像小,面向左或向右,手脚向身躯的同一侧伸展。或蹲或站,双手多屈肘上举,也有的平直斜伸向上,大多手掌未见有手指;头、颈、身有的连成一条直线,有的线条粗细有别。少有腰间佩带刀、剑者。

总体来看,无论是正身人像还是侧身人像,其形态高度程式化。由于是在船上观看,地点较远,图像的视觉效果有误差,目测1 米多高的图像实际可能有二三米高。要知道,国内外的岩画,图像超过1 米的并不多见。而花山在密集相连的图像中甚至还有相互重叠的图像。据当地人介绍,规模宏大的左江岩画并不是一次绘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多次绘制而成。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文旅版”

文: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