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广西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2020-04-15 16:24:05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白石潭传统古村落(航拍 俯视图)。2016年11月摄

(文/邓云波)白石潭村隶属桂林市叠彩区大河乡,位于桂林市区东北的城郊结合部,海拔约160米,全村总面积1500亩,有耕地80公顷,林地500公顷。白石潭村西有漓江环抱,东有尧山作倚,地处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沿江林带林木繁茂,村头、村尾及村中有数百年古树5株,浓荫蔽日。漓江自北向南流经白石潭村西面,江中靠西岸有巨大白色岩石,岩下有深潭,潭内有多处溶洞通地下河,时有大鱼出没。这里水面开阔平静,历来是漓江上游各村龙舟的聚集地。唐代李商隐有诗《桂林》:"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其中白石湫就指白石潭村前水面,白石潭村亦因此而名。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江中白石山岩下有深潭通地下河。2016年11月摄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江边的道路翠竹掩映。 2016年12月摄

倚山临江的白石潭村江岸树木葱茏,垂柳依依,景色宜人。最为难得的是村中至今仍遗存着连片完整的古民居,街巷格局古风犹在。2017年,白石潭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名录予以保护。从白石潭沿江边道路南行十余分钟车程即达桂林城市中心,经村口码头浮桥过漓江为大面圩,穿过八里街商贸住宅区即是桂林北火车始发站。因此,白石潭堪称桂林城区漓江边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村口的浮桥、古商贸码头及古樟树。对岸即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商贸区。2016年11月摄

白石潭建村年代可追溯到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汉族村落,为石姓和刘姓等先人从江西因经商和军事迁徙而来。该村地处湘江、漓江水运交通要地,建村有史以来就是古代水运商贸集聚区,历来为地方政府重视,明清两代均在此设置巡检司。现居住205户,1000人。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漓江水清清,潭深鱼肥美,白石潭村民世代传承亦耕亦渔。 2016年11月摄

白石潭村为丘陵型村落,村落整体坐东朝西,位于漓江桂林市区段的上游,宽阔秀丽的漓江绕村前而过,东面背靠巍峨的尧山,山下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江王陵、建设中的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村周围是开阔的农田和茂密的森林、以四把(水)车遗址为入水口的驸马河环绕村后而过进入漓江。

村后的尧山脚下树木葱茏,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江王陵,正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6年8月摄

白石潭村现存民居建筑36座,祠堂2座,庙祀建筑2座,门楼3座,铺面建筑9座,码头遗址2个。建筑类型主要为砖木混合承重,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硬山人字坡山墙、青砖清水墙,小青瓦屋面,多为两进天井式建筑。最主要特色是传统封闭式村落与码头开放式商埠有机结合,体现白石潭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渊源。古村落街巷格局整齐清晰,门楼、寨墙保存较好,排水设施完备,宗祠、庙祀香火延绵,民居古建筑集中连片,青砖灰瓦,建筑风格朴素厚重,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细腻精美, 易经文化融于其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古建筑局部精美的砖雕。2016年12月摄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集贤门上的石雕匾额上明万历丙午年(1606)字迹依然清晰可辨。2016年摄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古民居群及巷道肌理。 2016年11月摄

村落外部原为寨墙环绕,东面的寨墙已经坍塌,北面和西面的寨墙基础依然保存。村外漓江边辟有四个码头,沿江有9座商铺式建筑。村落内部有主要街道三条,皆东西向,巷道4条,皆南北向,将村落内的205户居民既划分了区域又紧密联系。街道宽3米左右,小巷宽2米左右。街道原为大块的青石铺设(现在有部分街巷在上面加铺了水泥),旁边设排水沟,通过与漓江的高差自然排水。街巷格局大约呈井字形,街道通过门楼与村外连通,街巷布局四通八达,拐角民居墙体多呈圆弧状,以牺牲居住面积来保障行人安全,体现出村民简单温暖的人文关怀。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老寨墙及排水口 2016年11月摄

白石潭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主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彩调;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龙舟民俗文化(龙王祭祀、走龙亲、龙船歌、龙船竞技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令公祭祀渔鼓、零零落以及婚俗中唱贺郎歌等,传承均有 700 多年,至今长盛不衰。其中最突出的是这里的龙舟文化传承——白石潭江面是漓江上游龙船聚会第一个重要码头,扒龙船的时候,上游的鸬鹚塘、上秦、下秦等村,对面的大面圩,下游的南洲村、董家巷、东窑、莫家地、蔡家渡、大河、下梁江、泗洲湾直到六狮洲、上关等村都会来此行香拜庙,聚会一场。村里的老前辈还传承着比较完整的龙船歌。目前还健在的老前辈有石有会、刘天养、汤吉祥等人均能唱全套龙船歌及对唱贺歌。2017年刘天养被桂林市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白石潭龙舟从起鼓、请圣、游龙、标头旗、采青、发兵、进香、舀酒等直到收兵有一整套的礼仪规程,其中祭拜龙王以及龙船出行时的各种礼节要求严格,表达了当地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祈愿。龙王祭祀及龙船歌是当地最具地方特色和群众基础,影响最大的民俗文化。作为"桂林龙舟习俗"传承地的白石潭村,白石潭村民对祖先留下的遗产普遍怀有敬畏之情,对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修缮有着强烈的期盼,为响应市委政府"深入挖掘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号召,已在酝酿筹建"桂林龙舟民俗博物馆",探索发展独具本地特色的传统村落旅游道路。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白石潭水域是桂林龙舟聚会之地 2008年摄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白石潭村的黄龙舟 2008年摄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上秦村龙舟到白石潭拜庙敬香。 2012年摄

"令公"是桂林老百姓对桂林城修建人李靖的尊称。李靖(571-649),被誉为"战神"的唐初军事家。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配合李孝恭平定萧铣,之后到岭南桂州(今桂林),招抚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以功授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李靖到桂林后,为加强防守,主持修筑了桂州子城,这是见于文献的桂林最早的筑城记录。李靖在广西留下不少传说,他在傩戏中尤其有着极高的地位。在临桂、灵川、全州、兴安一带,"令公"和"武婆"是傩戏中的主角。桂林傩戏中的"武婆"是武则天,"令公"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靖。"令公"有着三副面孔——武相、文相、兽相。白石潭村自古以来都把"令公庙"作为重要的精神文化中心,历代均有维修,至今保存完好,令公神像熠熠生辉,该庙成为桂林地区最为完好的令公庙之一,常年都有村民的祭拜,重要节日都有集体祭祀。

桂林城区传统村落的唯一标本——白石潭
令公庙里的令公祭祀。 2016年12月 摄

白石潭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距离桂林城市中心最近的且保存得最为完整的极具特色的传统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十分丰富,如果加以适度、合理地开发利用,则完全可以成为桂林城东北的一块让人"拾梦东篱",体验田园渔耕生活,欣赏和参与桂林民俗文化的特色休闲胜地。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充分认识这种资源的珍贵性与脆弱性传统村落的核心卖点和价值在于其古建筑和与地理位置相协调的村落风貌,以及原住民和与之相生相伴的深厚文化积淀,任何抽离或是损害这些核心内涵的行为,都无异于杀鸡取卵,是无法维持长远发展的。因此,如何修缮古民居使之适于现代生活居住又不改变古建筑及村落的风貌,以及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而扬弃其糟粕便是难点和重点之所在。

 

图/邓云波 唐湘平 王芬宁 陆宇堃

来源:桂林市叠彩区宣传部

 

 

(责任编辑:黄利霞)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