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这个东盟国家的学者相信会该国会从中国经济复苏获益

2020-07-17 17:43:48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东博社实习记者/农俊怡 综合编译)新冠疫情对东盟经济体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外贸、旅游业和国内需求。当前,东南亚国家的重要经济产业旅游业已经陷入停滞,出口受到冲击。同时,疫情的不确定性还极大的打击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信心,进一步抑制全球出口和旅游业。在此背景之下,Rabobank研究中心更是指出,东盟经济体将陷入严重衰退且复苏乏力。但鉴于东盟经济体内部差异巨大,在疫情之下各成员国的社会经济和发展形势则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和展望。

柬埔寨学者:将从中国的经济复苏获得优势

   新冠疫情给柬埔寨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柬埔寨政府预计受疫情影响本国于2020年的经济增长为-1.9%。而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则更是给出了-2.9%和-5.5%这般更为悲观的预计。

    尽管如此,面对这样的前景该国学者指出,柬埔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济措施降低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疫情期间,柬埔寨政府向服装和旅游业从业者先后发放了7次失业救济,为169161名停工工人提供了总计390万美元的补贴,帮助他们维持这段时间的生计。同时柬埔寨政府也在推动刺激国内旅游业,尽可能减轻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经济学家Ky Sereyvath博士接受《高棉时报》专访 图片来源:高棉时报 (Khmer Times)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的经济学家Ky Sereyvath博士在7月6日接受《高棉时报》采访时指出,柬埔寨的经济有望复苏而中国则是复苏的关键。“当前,中国的经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其制造业已经开始生产并向6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Ky Sereyvath博士分析:“柬埔寨虽然不是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且高度依赖其他国家。但是,柬埔寨有很多的贸易伙伴。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我们将从中获得优势。同时,东盟内部也必须团结一致。”

针对后疫情时代,Ky Sereyvath博士也给出了他的建议:“必须加强国内的中小企业建设,同时加强同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同时,他还相信,疫情过后中国游客还会来到柬埔寨,因此旅游部门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此外,Ky Sereyvath博士谈及农业时也强调:“新冠疫情尚未影响到柬埔寨的农业部门。眼下还处于农产品的种植季节而非销售季。只要柬埔寨能在今年底的农产品销售季中抵御来自疫情的影响,我们就成功了!”同时,他也指出柬埔寨必须要在年底实现农产品的内销和外销。

菲律宾政府:“危”“机”并存 疫情推动社会改革

菲律宾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东南亚国家之一,面临着公共健康和经济就业的双重打击。疫情波及了菲律宾国内旅游、服务、贸易、零售、房地产和制造业等重要经济部门,掀起了企业的“倒闭潮”,约有730万菲律宾人暂时或永久性失业。此外,成千上万的海外菲律宾工人(OFWs)或困于就业地或返回菲律宾,故菲律宾的外汇收入也损失巨大。

防疫相关的行动限制措施使得该国经济几乎停滞,政府的财政收入将大幅缩水却还要肩负起失业救济、支持中小企业等责任。菲律宾财政部预计今年的财政收入将占GDP的17%,低于2019年的水平,但支出将达到GDP的21.7%,比2019年的支出高出10%。此外,该国GDP还将下降3%到4%。困难的经济形势通常会衍生出社会问题,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少数族裔在内的弱势群体往往首当其冲。

菲律宾马尼拉火车站,工作人员在给乘客监测体温 图片来源:东盟邮报 (ASEAN Post)

而在这一背景之下,菲律宾正在实施社会改良(Social Amelioration Program)。这一改良计划由四大支柱(pillar)组成:

支柱一:约合120亿美元的紧急救助措施以支持弱势群体和个人以支持弱势群体。

支柱二:将医疗预算增加到16亿美元,并向所有COVID-19患者提供医疗保险、特殊风险津贴、危险津贴,为一线卫生工作者提供医疗级个人防护装备,提高检测能力,扩大针对性检测方案等方式,确保一线人员的安全。

支柱三:财政和货币行动,为紧急行动提供资金,并通过增加1.1万亿菲律宾元(222亿美元)的预算维持经济运转。

支柱四:创造就业和保持增长的经济复苏计划,这将由第三项支柱提供资金。

第一个支柱是社会改善方案,即向弱势群体提供紧急支助或生命线援助。

    这一社会改良项目是菲律宾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项目,约合41亿美元。该项目的第一批救济共惠及2300万低收入家庭,第二批救济将由总统现金补贴增加了500万低收入家庭。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员在《东盟邮报》中撰文肯定了菲律宾的社会改良项目,这些举措的确有助于为普通民众在危机中纾困。但是,它也指出这些救济也面临着腐败、资金挪用等严峻问题。

泰国经济:陷入“至暗时刻”

泰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列强有力的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并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截至7月17日16时,泰国确诊病例共计3239例,治愈3096例。但是,泰国的经济正在面临着“至暗时刻”。

世界银行在6月30日发布的最新经济预测显示,今年的泰国经济将收缩至少5%,而亚洲开发银行(AD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预测今年泰国经济将收缩6.5%,将泰国列为受COVID-19影响最严重的东南亚经济体。

泰国曼谷街头的“快乐分享”储藏箱和储藏着的救济食物 图片来源:亚洲时报 (Asia Times)

泰国央行(Bank of Thailand)预计更是悲观,今年泰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收缩8.1%,比亚洲任何主要经济体的官方预测都要糟糕。泰国今年的GDP可能会出现有史以来的最大下滑,其降幅甚至会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首先,泰国为防控疫情关闭了边境和国际航班,这对泰国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冲击巨大。据估算,今年入境泰国的国际旅客仅为800万,是2019年的1/5。尽管当下各种版本的“旅行泡泡”计划被东南亚部分国家广泛讨论,但泰国政府依旧保持十分谨慎态度。虽然当前,泰国政府有意刺激泰国的国内旅游,但是单靠其国内的旅游市场并不能抵消泰国旅游业蒙受的巨大损失。

分析进一步指出,疫情的防控措施还限制了私人消费和投资使泰国的经济雪上加霜。尽管当前防控疫情的限制措施陆续放宽,但眼下市场前景迷茫可能会放缓投资者重返市场的脚步。世界银行预测,泰国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将其经济恢复至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

泰国曼谷的一名摩的司机正在离开的他的家 图片来源:亚洲时报 (Asia Times)

此外,疫情还给泰国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城市中产阶级的影响尤为明显。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若每日生活开支低于5.5美元则被认为“无经济保障”。在泰国,“无经济保障”群体人数从第一季度的470万飙升至970万。世界银行的数据还指出,泰国在消除贫困的表现不尽人意。在过去的五年中,泰国的贫困率从7.2%攀升至9.9%。

在疫情之前,泰国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业部门,占该国总人口的30%。但在疫情期间泰国政府的一些列限制措施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倒闭潮,贫困的城乡界限不再明显。对此,巴育政府出台了2.2万亿泰铢的(约合712亿美元)的救济方案。这一方案包括一项5千亿泰铢(162亿美元)的预算,为1,500万失业或接受减薪的人提供为期三个月的5,000泰铢(162美元)支票。该计划当前已随着泰国本月宣布经济开放而结束。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此次疫情进一步暴露了泰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在消除贫困方面,世界银行经济学家Kiatipong Ariyapruchya认为,泰国并不缺少公共救济项目,但缺少相关资源的数据整合。因此他建议,泰国应建立社会综合登记系统以提高针对性和及时性。

多方媒体:看好越南逆风翻盘

     6月29日,越南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全年GDP增长2.7%的亚洲国家。越南统计局发布,越南经济在今年4~6月的增长率为0.36%。根据IMF的预测,分析指出,疫情期间制造业驱动着越南经济的发展。

     越南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绩自然要归功于其国内有效的抗议措施。截至7月17日16时,越南国内确诊病例为381例,且尚无死亡病例。在低风险环境下,越南制造业免于停工停产,保证了其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瑞士银行(UBS)高级经济学家Edward Theater在本月接受美国CNBC新闻频道采访时称:“越南是当下亚洲前景最为光明的国家。”

瑞士银行高级东盟经济学家于7月7日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称:“越南在外国直接投资政策上动作频频” 图片来源:CNBC

还有一些西方媒体指出,越南经济的增长还得益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寒冬。

一方面,美国和欧盟均是越南重要的出口市场,越南对美出口占比高达23.3%,欧盟则为15.7%。4~5月欧美国家陆续放宽了防疫限制措施,重新开放边界、旅行和商业活动,刺激了当地群众的“报复性”消费、购买在疫情期间无法享受到的商品,这对以来出口的越南经济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其次,于今年8月生效的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议也被视为越南经济的一大助力,越南下半年经济被普遍看好。IHS Markit驻新加坡的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Rajiv Biswas)认为,该自贸协议有助越南在西方国家年末假期时的再进行一次“收割”。

另一方面,还有分析认为,越南在中美的贸易之争中渔翁得利。在中美“脱钩”的背景下,不少国家、企业纷纷寻求减少对中国依赖的出路。而越南得益于当地低廉的工资、政府的支持、毗邻中国的地理区位,自2018年以来不断承接着来自中国的制造业转移。

2020年7月6日 越南河内街头的一家化妆品店 图片来源:CNBC

但至于越南究竟能从中美贸易战和与欧盟的自贸协定中分到几杯羹,中国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在环球网发文给出了相关评论:

首先,中越贸易有着一份“东盟保险”:“对越南对外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则是中国与东盟自贸协定。2010年生效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给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国家带来了巨大实惠。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启动,进一步推动了双方贸易增长,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中国与东盟贸易依然表现突出。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今年1-4月,东盟一跃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并且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3.9%,拉动中国出口增长0.5个百分点。受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优惠政策影响,中越贸易额也不断创造历史新高。2019年双边贸易额1168.7亿美元,连续两年超过千亿美元,越南成为东盟成员国对华最大贸易伙伴。”

其次,“越南和中国分属工业化不同阶段,而且越南自身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不甚完善,需要依托中国市场。越南市场规模有限,2019年中国出口额近2.5万亿美元,越南只有2600亿美元。”此外,“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和重要市场。无论从双边贸易额,还是从相互投资额来看,二者都占各自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前列。这种贸易和投资更多体现了双方合作的互补性与可持续性,符合双方各自的战略目标。

许利平认为,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部分国家还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横跨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凭借独特优势,开行量和货物发送量在疫情期间逆势上扬,不断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中不仅有稳定国际供应链的物资,还有欧盟国家急需的防疫物资。实际上,中欧经济不仅不会朝着任何形式的“脱钩”发展,反而只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责任编辑:何斌)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