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人物

中老建交60年:他们的故事 光阴记得②那江那人那桥

2021-04-25 18:05:22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东博社记者/黎敏)从4月24日起,小编陆续为大家讲述了中老建交60年来的温暖故事,今天我们将去到老挝南乌江大桥,听听43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那江那人那桥

南乌江是湄公河最大的支流,依江而建的蒙温县弄郊村曾经只是老挝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如今,弄郊村已发展成为一个热闹的旅游点,房屋错落、市场繁荣。而这些改变与横跨江面的南乌江大桥息息相关。

这座有着43年历史的南乌江大桥,如今依旧坚挺,总长256米,是当年中国援老筑路工程中最大的一座桥梁,也是老挝当时境内最长的桥梁。南乌江大桥打通了蒙温县连通老挝13号公路的唯一通道,可抵达桑怒、川圹等省市。因此,大桥建好后,蒙温县便把县城的重心迁移到了弄郊村,从此改变了这里村民的生活。在桥头经营一家旅馆的老人康派就是其中之一,每年靠着这间旅馆,康派一家能有不少收入。

老挝南乌江大桥01
老挝南乌江大桥 图源:老挝快讯

3年前,康派与一帮重回老挝追忆当年筑桥岁月的中国老兵重逢。时隔40年再会,老兵们不仅为桥梁的坚固倍感骄傲,也为村庄的发展深感欣慰。康派则直言:没有这座桥,就没有这个县,这座桥是中老友谊的见证。

老挝南乌江大桥的老照片02
1978年4月8日,欢庆南乌江大桥竣工的建造者们纷纷合影留念

分别时,康派与大家拥抱再见,一如40年前他告别这些造桥的中国年轻战士。那时的他们,青春写在脸上也定格在了胶相里。1978年4月8日,欢庆南乌江大桥竣工的建造者们纷纷合影留念。合影时,朱申林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建筑第143团是修建南乌江大桥的第一梯队,作为二营营长的朱申林于1975年10月率领二营全体官兵进入老挝。

老挝南乌江大桥的老照片01(拼大图)
老挝南乌江大桥的老照片

“离开国境线以后,感觉成了没娘的孩子,第一讲话不懂,第二环境陌生,遇到问题谁给你解决?”朱申林回忆道。到了南乌江,官兵们要克服的困难除了语言与环境之外,还有疾病、施工风险、技术攻坚等。当时南乌江大桥采用的是混凝土微拱预应力桥梁技术,40多年前这个技术在中国国内都很少能用。

建造南乌江大桥之初,围堰是重要一步。围堰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爆破。负责这项任务的战士里就有143团二营五连的丰柏银。他当时的任务是和排长一起使用20多米的梯子爬到围堰后的内部,进行人工引爆,然后再爬梯子返回。炸药的引线大约1.5米~1.8米长,每人每次需要点燃25个炸药后,在1分钟内爬上梯子,才能活着回来。

正在施工的工程兵
在老挝施工的中国工程兵战士

一次引爆任务出了意外。一个炸药被水浸湿,无法正常点燃,出于安全考虑,丰柏银放弃了。不料,当他爬上来的那刻,炸药爆炸,梯子瞬间被炸断,而排长的一只手刚好被他抓住,才捡回了一条命。丰柏银逃过了一劫,而143团中有8位军人却永远地留在了老挝。

8位烈士中,有朱申林的战友高峰,他走的时候连张照片也没留下。清明时,朱申林都会去看看他。南乌江大桥建成40年的时候,朱申林也故地重游了,再到老战友面前,他说道:你走了也几十年了,南乌江我们都去了,那个桥还是很好,可惜你没有机会再去看看,最后我们搞得不错的,不错的。

参考史料来源:《金华日报》、凤凰新闻等

(责任编辑:何斌)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